#是美食呦(●’◡’●)ノ·臺北松山
前言
根據交通部觀光署在2024年的「113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調查指出,旅客主要遊覽景點排名第一就是逛臺灣夜市,其中受訪旅客遊覽夜市排名中,饒河觀光夜市以近36%的數據占比,成功輾壓全臺夜市拿下冠軍寶座,接著是士林夜市(31.09%)以及寧夏夜市(21.19%),前三名皆被臺北市拿下。
然而,許多社群媒體將其指標解讀為「外國旅客最愛逛的夜市排名」,甚至給饒河夜市貼上『全臺最強夜市』的標籤藉此吸引讀者,如此說法讓我其實難以認同。畢竟臺北作為臺灣首都,在經濟地理優勢的條件下自然成為國外觀光客的旅遊首選地,中南部不少實力堅強的夜市反而被忽略,甚至連前十名都沒有上榜,讓我不禁為外國旅客感到惋惜,錯過不少在地美食體驗的機會。
此外,我曾在前三名某個夜市裡,吃過觀光價的虧、踩過黑心業者埋的雷,留下過不太愉快的回憶......種種因素讓我對北部的夜市不禁產生一種「可能大多注重商業觀光效益勝過美味度、產品品質」評價。
當然也不能以偏概全,能在榜單中搶占名額,除了地理優勢的加分,我相信攤位業者們也投入許多的努力,若無美味餐食、用心服務讓外國客留下好印象並為此評價推廣,達到社群渲染的力量,可能也無法累積夜市的討論度與名氣,持續為夜市帶來人潮。
於是我決定實際前往臺北,與妹妹和妹妹友人一同探索2024外國旅客遊覽夜市冠軍的【饒河夜市】,透過親自品嚐來感受饒河夜市究竟是單純仰賴地理優勢,還是其實臥虎藏龍?
本篇將分享"7家"饒河夜市小吃,從主食、甜點到飲料都包含在內,其中有幾間是妹妹他們曾經嚐過喜歡並向我推薦的攤位。以下心得皆由我們一同品嚐後統整出的真實感受,口味因人而異,僅供參考~
1.福州世祖胡椒餅
- Fuzhou Shizu Pepper Cake
————店家資訊————
位置(特徵):夜市出入口(近慈祐宮)。
價位:$65/顆。
品項:胡椒餅。
————體驗心得————
夜市入口處的福州世祖胡椒餅,我相信絕對是各大社群平台分享饒河夜市必吃名單的常客,甚至受過米其林必比登的推薦、也曾榮獲CNN評鑑為臺灣十大美食。
因為是在出入口,為避免影響其他旅客的行進,店家有規劃購買的動線讓客人可以排隊等候購買。
攤位上共有5-6個窯烤爐,所有胡椒餅皆由店家現場手包裹餡料,並且不畏2-300度的炎熱依序將胡椒餅貼入窯壁中進行20-30分鐘的烘烤。
烤至整顆胡椒餅全刷上金黃色澤後,店家立即把握時間盡速取出,避免過熟過焦影響口感。
當天正逢週五下班潮,店家的好生意讓我本來擔心要等很久,幸好店家人手多、量大出餐快,大概3-5分鐘就出鍋推成一座胡椒餅小山,馬上結帳取餐。
胡椒餅的尺寸約一個拳頭大,外皮酥脆且厚薄度適中,咀嚼時還能磨出上層白芝麻的香氣,豬肉餡多汁不乾老,在胡椒與蔥花調和下將豬肉去腥又提鮮,同時挑起了食欲味蕾,又加上攤位設於夜市出入口,我們將其稱為「饒河夜市的開胃菜」,為此次饒河夜市之旅正式拉開序幕!
2.穗 廣式腸粉
- Cantonese Rice Noodle Rolls
————店家資訊————
位置(特徵):路中攤位,服飾店旁。
價位:$80-170/份。
品項:廣式腸粉(單主食、雙拼主食)。
————體驗心得————
之前有吃過港式腸粉,雖然網路討論上是說兩者有差異,但我覺得吃起來差不多,且一樣在臺灣都是屬於中高價的中式小吃,一份幾乎都是$8-90起跳,主要是因為配料使用單價較高的海鮮,加上是在觀光夜市設攤,即使有些品項價位接近$200我也覺得不太意外。
腸粉製作過程其實蠻療癒的,甚至每次看到這樣的抽屜式蒸籠箱都會感到很新鮮,店家會將抽屜式蒸盤取出,淋上米漿後均勻灑上配料再進入蒸籠箱中熟成。
由於米漿熟透後會形成Q彈的外皮質地,經過收縮成條後彷彿腸子的形狀,便有了「腸粉」的命名。
想像一下,如果是冬天時坐在這樣的路邊小攤,看著白霧蒸氣緩緩飄出,吃著溫暖的腸粉肯定很幸福,然而在這個炎炎夏日用餐簡直是酷刑哈哈,還好當天有點小刮風飄雨,不然我肯定是邊吃邊流汗。
此次品嚐豬肉口味($80/份),除了豬肉末與米漿製成的腸粉皮,還有搭配經典蛋花跟蔬菜,腸粉皮Q彈滑嫩,有種在吃河粉、粄條的口感。
上桌前店家會淋上甘甜醬油調味,推薦加辣椒醬會更香更夠味!我覺得這家腸粉份量真的蠻大的,還好我們是三人分食,我一個人獨食應該會吃撐。
提供完整菜單給各位參考,單獨主食的話$100元就能搞定。
3.就是juice酪梨牛奶
- Avocado Milk /Fruit Juice
————店家資訊————
位置(特徵):路中攤位,北京羊肉串旁。
價位:$70-100/杯。
品項:酪梨牛奶、木瓜牛奶、綠豆沙牛奶等,酪梨牛奶可選加蜂蜜或布丁。
————體驗心得————
本身不是酪梨牛奶的愛好者,但經過妹妹再三推薦下還是買一杯品嚐看看,份量不算多,約中杯尺寸的大小。
這次點的是酪梨牛奶全奶,也就是不加水不加糖不加冰、只有酪梨果肉跟鮮奶的融合的版本,一杯$90元。
實際喝過之後必須說......很抱歉還是不太符合我的喜好,酪梨牛奶有一種植物微微苦澀的滋味讓我不免介意,不過濃厚綿密的質地是我會喜歡的口感,下次應該試試加蜂蜜或是布丁版本,或許會對此改觀。
只能說口味喜好真的很主觀,像我妹妹就非常喜歡,我淺嚐一兩口給他們之後就光速喝完了XD。
有趣的是,菜單版上除了標示品名價位,也清楚說明是否加冰、加糖或加水,甚至直接在酪梨牛奶全奶品項下標註"完全不甜",避免讓顧客期望與實際品嚐有落差感,對此可感受到是個真誠經營的良心店家,好像也對於北部夜市的既定印象漸漸轉變。
4.金林三兄弟&煎炸世家
- Taiwanese Food
(Ribs Stewed in Medicinal Herbs、Stinky Tofu、Braised Pork on Rice)
————店家資訊————
位置(特徵):饒河街173號,店面式攤位。
價位:$30-110/份。
品項:藥燉排骨、藥燉羊肉、滷肉飯、臭豆腐、蚵仔煎等。
————體驗心得————
兩家由共同老闆經營,主要販售藥燉排骨、蚵仔煎、臭豆腐、滷肉飯等臺灣傳統美食,提供的冷氣內用區可謂夏天的救贖阿~~~
滷肉飯$30/碗,算蠻便宜的,不過味道上挺普通的且整體偏乾,滷汁感覺少了一點的豬油香氣,但接下來要介紹的這道,榮登我此趟最喜歡的鹹食小吃...
我完全被煎炸世家的臭豆腐驚艷到!推薦選切炸版本,因為豆腐內水份會較被蒸發,整體口感彷彿吃餅乾那般的酥脆,發酵味不會太過刺鼻影響食慾;臭豆腐的絕佳夥伴-臺式泡菜酸甜適中,清涼又開胃。
雖然切炸版本不太能使用將泡菜塞入豆腐中的吃法,但一口豆腐酥脆一口泡菜清爽也是蠻不錯的味覺體驗;如果覺得豆腐邊角太酥脆可能會刮傷口腔,可以稍微讓其浸泡在醬汁中,吸附醬汁後會些許軟化。
提供完整菜單給各位參考,價格都在合理範圍內,此次天氣熱暫且放棄藥燉排骨,打算秋冬季節再來品嚐看看。
5.小明拔絲地瓜 (當日冠軍)
- Candied Sweet Potatoes
————店家資訊————
位置(特徵):饒河街173號,店面式攤位。
價位:$60-130/份,蜜地瓜$250/大份。
品項:地瓜製品,包含拔絲地瓜、蜜地瓜、冰心地瓜、番薯酥等。
————體驗心得————
小明拔絲地瓜榮登我當日饒河美食冠軍,也是我目前吃過最酥脆的拔絲地瓜,這一盒$60,約有12-13塊,我覺得算便宜。
當日購買時店家正在油炸拔絲地瓜,地瓜的香、糖衣的甜都隨著油煙不斷竄出吸引著我,同樣也吸引著其他民眾,所以即使算是落在饒河夜市比較冷清的區域,但生意一樣是蠻好的。
個人本身喜歡吃地瓜,無論是蒸烤地瓜還是地瓜製品都是我的愛,不過當天已經吃了不少食物,飽足感提醒我們只能買一盒常溫拔絲地瓜嚐鮮。
每塊地瓜都切成好入口的大小,被厚實且堅硬的琥珀色糖衣完美包裹住,一口咬下之後糖衣直接在嘴裡碎開,伴隨著地瓜的香甜綿密,好吃到當下就秒殺再去買一盒,瞬間將飽腹感拋之腦後,甚至後悔沒有多買一點。
其他像是蜜地瓜、番薯酥等產品都是封裝的版本,下次可以多買一些帶回家庫存或當伴手禮送人。
6.Whatever GG 脆皮蛋餅
- Whatever GG|Crispy Egg Pancake
————店家資訊————
位置(特徵):饒河街108號門口。
價位:$70-100/份。
品項:脆皮蛋餅,包含三星蔥、高麗菜、杏鮑菇、薯餅起司等口味。
————體驗心得————
關於蛋餅餅皮,有的人喜歡類似蔥油餅或是蘇打餅乾的「酥脆派」,也有人喜歡類似粉將蛋餅或是河粉餅皮的「軟嫩派」。
個人傾向前者,因為我覺得蛋餅如果呈現軟嫩,很像是讓蛋餅勉強熟了就上桌,口感相對油膩不清爽。如果有人跟我一樣比較喜歡酥脆版本的蛋餅,Whatever GG 的脆皮蛋餅我想你也會喜歡。
方形餅皮讓我不免聯想到中國街頭小吃的烤苕皮或是烤冷面,但口感是實實在在的臺灣蛋餅,每一個餅皮會先下鍋煎再倒上配料混蛋液,雞蛋香不斷隨著熱氣往外散出。
待兩面都煎至金黃、餅皮甚至呈現猶如虎皮捲的金黃斑點後,便會捲起並切分出餐,現點現做真的很燙口要小心。
雖然只切出三塊,但每一塊都可能要分兩三口才吃得完,且內裡的餡料也給的扎實,我們這次品嚐高麗菜蛋餅,蔬菜的清甜與雞蛋香都能感受的到,不過相對清淡無味,強烈推薦加辣比較好吃~~
以臺灣蛋餅均價來說雖然算高,但在觀光夜市的成本且份量真的算厚實的前提考量,我們是可以接受此價格,下次還想再來嘗試比較罪惡的薯餅起司蛋餅。
7.安師傅冰火菠蘿
- Pineapple Bun / with Butter or Ice Cream
————店家資訊————
位置(特徵):夜市出入口(近慈祐宮)。
價位:$30-65/顆。
品項:菠蘿麵包、冰火菠蘿、雪糕菠蘿。
————體驗心得————
這家是妹妹推薦的安師傅冰火菠蘿包,在社群平台上有不少的討論分享,算是饒河夜市的人氣甜點之一,現場也確實有不少排隊人潮,菠蘿麵包出爐伴隨著奶油的香氣真的蠻吸引人的。
每一顆菠蘿麵包都是出餐前才從烤箱拿出,避免冷卻影響口感。
可以單買菠蘿麵包,但愛吃奶油的我肯定是要點冰火菠蘿,出餐前切開麵包後夾上奶油,讓菠蘿麵包的火熱與奶油的冰涼相互融合,造就出冰火口感。
冰火菠蘿是$40/顆,三顆優惠價是$110,雖然很飽但還是忍不住買了三顆。
我吃過其他家連鎖的冰火菠蘿油包,對此甜點口感上已有既定印象,在網路與妹妹的推波助瀾下讓我對這間抱有蠻多的期待,然而享用後有點出入,如果上層菠蘿油能再厚實酥脆一點、麵包能再扎實一些可能會更符合我的口味,不過我妹妹倒是很喜歡這種偏鬆軟的麵包體。
特別的是他們有推出雪糕菠蘿($65/顆),冰淇淋有香草、巧克力、草莓、芒果等多種口味可選,選擇相當豐富,也別有一番趣味,更加深"冰火"體驗感。
8.龍筋堂的貓醫生
在某間按摩館外遇到的工讀生,看起來有點個性,但很可愛所以分享給大家看。
乾乾淨淨還有蒜瓣毛,看起來是個幸福小貓。後來查資料才知道他是龍筋堂按摩店的喵喵師傅,算是在地網紅,甚至在Instagram有2.1萬粉絲....
總結心得-絕對認同饒河夜市的實力
總結這次的饒河夜市探索之旅,雖然不是每一道小吃都驚豔到難以忘懷,但在價位與份量上都算合理,沒有想像中的觀光客衝擊,甚至有些價格和中南部夜市差不多。整體餐點的品質與用心度也令人滿意,尤其小明的拔絲地瓜與煎炸世家的臭豆腐,更是讓我留下深刻印象,成為這趟旅程的加分亮點,也讓我對還沒來得及品嚐的口味留下小遺憾、沒體驗過的攤位保留大期待。
媒體透過數據來號稱饒河夜市為【全臺最強夜市】的稱號,或許仍有討論空間,但在親身體驗後,我能認同饒河夜市擁有足以自豪的實力,值得在臺灣夜市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