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世獨立霍雷祖修道院Horezu Monastary/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

  離開午餐的餐廳,不到半小時,我們就抵達霍雷祖修道院,

翻山越嶺後,這裡真的就是個與世無爭的小鄉村。

車子停妥後,我們就下車走路進修道院。

這個遊客中心屋簷邊緣用陶盤裝飾,蠻特別的,導遊說此地就以陶器聞名。

 

天氣有點曬,周圍只有一些住家,沒什麼遊客,蠻安靜的。

想參觀修道院和教堂,得先走一小段爬坡。

霍雷祖修道院是在西元1690年,由瓦拉幾亞公國的王子康斯坦汀.布蘭科建立,

以建築的簡潔與對稱聞名,其建築風格還被附近住家模仿呢。

華麗的雕塑、宗教藝術品、肖像畫及壁畫是布蘭科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

自14世紀建利瓦拉幾亞公國開始,從來沒有遭到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攻陷,

因此能將拜占庭文化傳承下來,1993年被列入UNESCO世界遺產名錄。

 

經過長長的坡道,來到第一道門,拱門上方的小窗就有壁畫喔。

 

過了第一道門,右邊有草皮與房舍。房舍裡有廁所,我們回頭時才進去。

 

先繼續直走,進去看教堂。

 

塔樓上的十字架很特別。

 

進了塔樓,眼前這座教堂就是參觀重點,

它其實不大,蠻精緻的,與西歐國家諾大的主教座堂來比,相異奇趣。

 

正對面有人在打掃,看起來似乎也像個小教堂。

 

外圍四四方方圍起來,

 

兩層樓的建築看起來是修士們居住或上課的地方。

 

站在中庭,有城堡的感覺。

 

建築物的前面有個小門廊,

 

我們從中間進去參觀,

 

過了門廊還有個鐵門,前廊有壁畫,是參觀重點之一。

 

就在此時,看到有身穿黑袍的修女出來,繞著教堂外面走了一圈,

手上拿著長木片在敲,好像在報時,

她是在提醒修士們,禱告念經的時間要到了。

 

我趕緊退到門外,等她繞回來,遠遠拍了一小段。

請大家看影片,更有臨場感。

也因為這個修女的出現,

更確認了這是個還有在運作的修道院,而不是只供遊客參觀而已。

 

前廊掛了一塊鐵片,在首都布加勒斯特的教堂前廊也見過,

是用來通知修士、信眾要開始做儀式的裝置。

 

前廊的正面牆都是壁畫,很壯觀!

 

門上方的文字是西里爾字母,也就是現在廣泛用於斯拉夫語言的文字。

 

正上方天花板有聖母抱著耶穌的圖,周圍都是聖者。

 

門不大,但雕刻精美!

 

左側有很多得道的聖人,他們的頭上都有光環。

角落的人像畫看起來像是建立修道院的王子與主持的重要主教。

 

右邊壁畫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光環,是指還未信教人的狀態。

 

進入教堂後不能拍照,我只在大門拍一張。

進入後導遊小聲解說,我們就靠近聽。

康斯坦汀王子1714年被抓到伊斯坦堡拘禁,

鄂圖曼土耳其人強迫他和四個兒子改信回教,他們都拒絕,

連同他的好友也是財政部長都被砍頭殉教。

他自己預備的石棺還放在教堂裡,但並沒有用到。

一旁有展示小盒子,裡面有聖人的遺物。

 

參觀完教堂內部,就到外面庭院走走,

大家進去紀念品店逛逛,我發現這裡也有藍白磁磚的壁爐。

 

結束參觀,準備前往晚上住宿的旅館。離開前,一定要先廁所囉。

在羅馬尼亞的時候,我們發現景點的廁所都很少間,

他們若要發展旅遊,這基礎建設得先處理好。

 

往剛剛參觀過的修道院望,看起來真的很像一座城。

 

走出這個像城門的地方,就真的要離開了。

走下坡道,大家發現有賣特色白襯衫的地方,又去買了一下才上車。

 

路上看到還沒蓋好的房子,導遊提到這樣的房子免稅收,

有些人就一直讓房子沒完成。

同時也會提到吉普賽人,因為他們喜歡流浪,被歐洲許多國家污名化。

而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兩國比較能包容他們,讓他們住在國內,

所以大家會說吉普賽人是從這兩國來的。

 

附近有些房子也蓋得不錯,甚至有兩層樓,

拱形門廊蠻好看的,真的和霍雷祖修道院裡面類似呢。

離開時大約下午五點半,太陽還高高掛著,有點熱呢。

創作者介紹
Big Fish

BigFish自由自在的魚《●)))><

留言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