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離開酒莊,到達錫比烏Sibiu已經接近六點,
我們從堡壘公園進入,來到音樂廳前。
導遊說錫比烏是放大的錫吉什瓦拉,也是個有歷史的老城。
錫比烏位於南喀爾巴阡山脈北麓,建於距今八百多年前的十二世紀後半葉,
是由匈牙利與克羅埃西亞國王帶來的薩克遜人(德國人)所建立,
是外西凡尼亞地區日耳曼民族最集中的地方,此外也有一些匈牙利人。
十四世紀時逐漸成為一個重要商貿中心,
十七世紀時成了東西歐交流的中繼站,是貿易商旅必經之地。
因為歷史上曾有三橡樹聳立在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所以也被稱為三橡樹之城。
另外還有一個可愛的暱稱,叫做眼睛之城,
進入老城區大廣場就可以看到許多像眼睛的屋頂窗喔。
1751年時有39座防禦塔與三層城牆圍護,現存九座塔樓及防禦牆城仍保存完好。
2007年被選為歐洲文化之都。
我們下了車,也是要去參觀舊城區,先走到音樂廳前。
地上的人孔蓋有錫比烏Sibiu的市徽。右邊的Hermannstat是錫比烏的德文舊稱。
THALIA 廳建於1788年,歷史上曾兩次經歷兩次火災。
1990年錫比烏縣議會再次修復此建築,
2004年重新開張使用,重新開幕的音樂會則是演出貝多芬第九號合唱交響曲。
旁邊就是堡壘城牆Citadel Walls。
1214年韃靼人入侵後,
錫比烏在13-16世紀之間分階段用巨大紅磚牆進行防禦工事,
防禦了韃靼人和鄂圖曼土耳其人的入侵,
因此也獲得了紅色織成的稱號。
城牆綿延約4公里,設有39座防禦塔和五個堡壘。
我們沿著城牆走,這邊有陶工塔,十五世紀的時候用石頭建造的,
一個世紀之後有再做加固。
下方有五個洞,是要讓鉤銃(一種長槍)發射的地方。
跟著導遊經過熱鬧的商業街道後,我們來到大廣場。
因為早上的老城沒上去塔樓,
到了這裡我們要上去議會塔樓The Council Tower。
大廣場周邊的房子幾乎都有屋頂窗眼睛呢。
廣場旁邊看到房屋上方的屋頂窗了,真的好像許多眼睛喔。
要去參觀前,先約定要待會兒解散後要集合的時間和地點。
塔樓入口通道很小,大家排隊上樓。
塔樓建於12世紀,之間重建過幾次,
曾經作為放麥子的地方,也曾用做火災時的觀測點,現在則是展覽場所。
一層一層往上爬,每一層都有一些畫在展示,
蠻不錯的藝術空間。
快到頂樓了~
終於爬到最高層了。這是面向東邊的景色。
往北看,都是橘色斜屋頂。
西邊有個路德會大教堂,下方是小廣場。
南邊則看得到大廣場,也是我們進來的地方。
從這個窗望出去有兩個漂亮的塔樓,其中大的是剛剛穿過下方的塔樓。
大家盡情拍完照就下樓,階梯真的很窄很陡。
接下來要去看騙子橋,我們還先到橋下去上廁所。
從橋頭回望塔樓,旁邊的房子有好多眼睛在看呀!
騙子橋建於1859年,是羅馬尼亞第一座鑄鐵橋,
關於這座橋,有許多的傳說,
有的說是商人在此做生意卻騙顧客,被抓到的會被丟下橋;
也有許多愛人在此許下諾言,但後來發現是假的。
但除了傳說,其實橋的原名是Liegenbrucke,
英文是lying bridge,lying是躺下的意思。
和Lugenbrucke聽起來很像,而Lugenbrucke就是騙子橋的意思了。
走過騙子橋,另一邊橋頭有餐廳戶外用餐區,還有人在現場演奏鋼琴。
我們繼續跟著導遊走到路德會大教堂,也可譯為福音大教堂。
這教堂屬於新教路德教派,建於14世紀,擁有六百多年歷史,是哥德式建築風格。
它原本是天主教教堂,16世紀中葉轉變成路德教堂。
教堂內擁有外西凡尼亞地區最大的管風琴,可惜進不去呀。
73.34公尺高的尖塔是城市地標,
它旁邊的四個小塔代表了這個城市有自己的自主權,
這個四個小塔的形式在布拉索夫與錫吉什瓦拉也都有見到。
從1796年之前的三百年,一直是錫比烏市長和當地名人的埋葬之地,
包含德古拉伯爵的兒子也葬在此。
旁邊的建築有漂亮的山牆,感覺很德式。
沿著牆邊走過,有些介紹無法一一細看。
接著走到Stairs tower,旁邊有個手工藝工會的柱子。
柱子上好東西。有工藝師過來,就可以在木柱上插上東西。
繞回路德會大教堂,這一側有TEUTSCH的雕像,
應該是George Daniel Teutsch主教(1817-1893)。
遠處黃色這棟很顯眼,建築上寫著維也納咖啡館,
屋頂上也有三個眼睛在看。
導遊的介紹結束,我們要繞回街上去逛街了。
這棟外面有歐盟旗飄揚呢,看起來很漂亮就拍了,
門口寫著1898,應該是建造年份吧。
後來隨意逛逛,也沒買到什麼呢。
集合時間到,我們就集合,前往當晚住宿飯店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