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再現,邁向淨零碳排的「氫」負擔生活!
近年來相信大家都對「減塑減碳」、「淨零碳排」等永續相關的社會議題不算陌生,可能沒有主動探索過,但像是「旅宿業不提供一次性用品」、「推廣農產品自展自銷、在地食材餐廳」、「機車補助汰舊換新推廣節能車款」......許多日常生活上實例,皆是臺灣政府隨著淨零碳排政策推動下的成果。
針對此政策的眾多實質推動中,「新能源」的發現是相當注重的一環,所有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尤其電力已然成為生活上的核心資源,失去電力後...我們將與外界甚至家人斷了聯繫、炎熱酷暑只能"心靜自然涼"、太陽下山後將會被黑夜吞噬...,難以想像耗盡的一天會有多可怕。
全球對於新能源的找尋或發明相當棘手迫切,直到「氫能源」再次被發跡,有著潔淨、高效且持續性優點的它,瞬間成為全球各界爭相討論的能源新寵兒,不少國家甚至臺灣本身都積極投入實驗測試,期待此能源在產業生活上的普及運用,以此實現2050的淨零理想。
氫能究竟是如何被發現?它又有哪些特性勝過其他能源?目前社會上是否有氫能的應用實例?今年六月起,科工館規劃一整年的時間帶領各位認識這位能源新朋友,解開社會大眾對於氫能源的各種想像與好奇!
日常生活中與社會永續的機緣巧合
再次感謝館方的邀請,搶先欣賞【NextPower氫能站-氫動力.新未來】新能源特展(以下簡稱「NextPower氫能站」),雖然氫能源目前尚未在我生活中有過多體會與涉略,但此次展覽的理念與宗旨,與我自身工作多少產生了些許連結。
本身目前跟隨大學時期的老師加入USR子計畫任職,無論是計畫上的核心目標,還是老師目前教育推廣內容,都會談及甚至實踐SDGs、淨零相關的永續作為,於是在前往參觀前對於此特展感受到不少親切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話題。
同時,也讓我產生些許問號。
難道又是一場理想空笑夢?
不瞞各位,我對於「NextPower氫能站」的第一印象,起初確實抱持著【「新能源」、「氫動力」、「社會永續」等相關議題,是否能在社會大眾上取得共鳴?】的困惑。
「這樣的主題是否能吸引人?」、「談論這樣的永續議題是否會枯燥乏味?」、「現在常有業者為了營利導向而濫用社會永續的關鍵字,是否又只是一個迎合社會理想的文獻展覽?」
實際走訪後,必須在此向館方鄭重道歉,無論是鮮豔活潑的主視覺、完善結合的玩樂設施、豐富多樣的互動體驗等種種呈現,完全讓我推翻先前在腦海中的質問,甚至可以在此宣布:「這"絕非"是陳腔濫調或空洞虛無的社會議題推廣,而是一個大人小孩都推薦前往的寓教於樂特展。」
展區規劃介紹
本次「NextPower氫能站」展出地點位於科工館北館1樓特展區(西側長廊),除了有四米高的主角們氣球打卡點,還有一臺可以真實運行的氫能三輪車。
當天參展很幸運地欣賞到氫能三輪車行駛過程,也很榮幸的受到館方邀請搭乘,行駛速度真的跟一般汽機車沒有區別。
展出期間:從2025/06/03到2026/06/28(須配合科工館營業時間),長達一年左右相當充裕的期間特展~
門票:僅須購買常設廳門票$100/全票即可免費參觀,部分特定身分者免費入場。(2025/07/01起將進行門票調漲~)
四大展覽區域:
- 【Power On氫能出發!】
- 【Feel the Power 氫動時刻】
- 【Power Lab 氫能製造所】
- 【Future Power 氫能新未來】
接著來分享本次展覽的規劃安排,內容經由實際參觀及策展人解說,並經過上網資料整理後內化轉為個人心得,內容僅供參考,實際資訊請以館方釋出為準。
1.Power On氫能出發!
首先在最靠近入口處的區域,會先做個關於氫能的開場介紹,除了以中英文字解說,策展團隊也使用圖像影音做了相對淺顯易懂且生動有趣的詮釋,參展人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認識氫能。
觸控智能面板可以點擊互動,認識特展的三位H2寶寶-「小藍」、「小滴」以及「小閃」,以此對氫能有大致的了解。
2.Feel the power 氫動時刻
接著來到第二區域,帶領各位觀展人走進氫能實驗室,以情境模擬、實際體驗氫能的特性與安全性,本區域共分為三站互動主題:
2-1.氫氣比一比
策展團隊藉由「重量」、「密度」、「燃點」等量測方式展現,讓觀展人可以透過實際比較清楚感受到氫氣擁有輕量、快速、燃點高且穩定的良好特性。
2-2.加氫吧!氫能站
以加油站的形式模擬氫能源加注於汽車的過程,也能體現未來氫能如運用到交通工具時,可能產生的加氫站樣貌。
操作過程真的很像在自助加油區,遵照指示除靜電以及插入氫能槍後,加氫過程時數據監控會不斷偵測,以此向觀展人傳達未來氫能在運用上的數據保障。
氫能加滿後會播放一段約兩分鐘的氫能車設計動畫,讓觀展人可以透過此影片了解氫能車的創造理念與零件架構等知識。
2-3.極速指令
第三站相信是本展最讓大人小孩為之熱愛的互動主題,沒想到來參加一個氫能源特展還能體驗一場賽車比拚!
策展團隊相當有才華,將氫能、石油、柴油等交通工具的能源燃料設計為賽車行徑中的工具,觸及後便會產生不同的速度,藉此比較來感受氫能的極速感!
3.Power Lab 氫能製造所
透過實際體驗比較出氫能的特性後,策展團隊將待各位一窺產業實際分解存取的過程以及在社會上的應用發展,本區域共分為五站互動主題:
3-1.氫氣的誕生
第一站互動區帶各位觀展人了解氫能的誕生過程,包含氫透過提煉水解、電解、氣化等方式提煉出來的過程、不同提煉方式產出的碳排比較、不同來源所區分的氫氣顏色。
互動儀器可以讓觀展人從親自體驗中快速了解氫能分解取得的方式,如有時間可以細賞牆上展示的資訊欄。
3-2.能量寶庫:儲存技術
氫氣無法於自然界中存在,提煉分解後所獲得的氫能該如何儲存呢?第二站將實際使用的儲存設備帶到現場給大家欣賞(水藍色的固體儲氫罐,讓我想到的怪獸電力公司的尖叫能量儲存瓶)。
除了固體儲氫瓶,現場還有展示高壓儲氫罐,策展團隊也很貼心將每一個材料零件上都做標註,儲氫罐的細節一目了然。
3-3.電力中心:氫燃料電池
第三站就是分享氫能轉為電池燃料的實體呈現,也有附上電池運作的過程插圖。
旁邊還有架設一臺互動裝置,可以透過動畫認識燃料電池的發電系統,藉此探討在生活家電上的實際運用原理。
3-4.氫氣安全大揭密!
探討當新能源發展時,隨之而來的話題我想就是使用上的安全疑慮。火燒車、自動導航失靈、電池老舊性能耗弱、普及性不足難以取得等過往社會爭議以及新聞案件也讓社會民眾對於新能源,抱有期待之餘可能也增添了懷疑與擔憂。
策展團隊聽見了民眾的擔心,藉此透過互動問答板向各位解答氫能在工業、交通產業以及居家等各領域運用上的風險疑慮,並展示了氫能安全測試微型模擬場域,讓觀展人了解氫能在正式使用前會經過安全性檢測重重關卡,以此產生更多信任感。
3-5.氫能全球站
氫能全球站,以數據和地理位置分布圖清楚整理出氫能目前運用的情形。
下方的抽拉卡牌,列出目前全球針對氫能運用的幾大主要國家,介紹各國在政策或實際運作以及目標願景等資訊。
策展團隊直接擺放一臺氫能機車,並開啟車廂讓各位近距離觀察氫能實際運用樣貌,個人認為有點像扯鈴,蠻好奇實際佔用空間以及重量跟一般油車或是電動車之間的差異,期待未來能夠在路上看見氫能機車的普及騎行。
4.Future Power 氫能新未來
展覽尾端將透過問卷填答來讓觀展人回歸到自我的反思,包含氫能實際使用的發想、普及社會此舉的認同度、或是思考是否有能從自我發起淨零碳排的舉動。
填答完之後還能製作獨一無二的客製通行證,並且將想要留下的感想做記錄。
完成留言後並會上傳至後方的大型留言板之中,彷彿在一個氫能未來世界創立屬於自己的ID角色。
關於NextPower氫能站,我想說......
感謝科工館舉辦的NextPower氫能站特展,讓我無論在視覺體驗、娛樂性質以及議題省思上都有了滿滿的收穫,首先針對展覽的部分,再次為活潑有趣的設計而讚賞,以藍、灰等較為科技感的生冷色系搭配鮮明亮眼的黃、綠做調和;創造出的可愛Q版角色H2寶寶,拉進了化學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不確定是否因為以親子為導向所以整體互動體驗臺的高度設計都偏低,無論是面板、操作搖桿、檯面等都對我而言是稍微矮了,但這樣也能讓孩童們更輕鬆接觸。
以玩樂體驗、智能互動的設計讓觀展人在玩樂之中認識氫能這項新能源,實際參與體驗感受氫能的特性、好處與運用,讓民眾對於未來使用氫能時有更多想像與信賴,不再只是從在國策報告、社會新聞或是研究文獻上那樣呆板生硬的資訊中掌握,其中極速指令的賽車遊戲真的非常吸引大家的注意,此趟參觀過程中這個區域都一直有人在體驗。
也許是因為工作接觸關係,我覺得淨零碳排目前仍是一個必須討論但常常有一種僅止於討論的社會議題,相信在社會政策推動、社會推廣上都有許多作為,但若這能成為一個自發性行為或是國人教育意識,而非只是靠罰緩或是法規來做督促的議題,我想才能真正落實淨零碳排的社會永續發展。
觀察業界落實社會永續、淨零碳排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有些情況下仍然是因為"法規懲處"、"名聲觀感"等利益考量下所執行的,甚至可能出現"漂綠"的消費民眾情感的負面行為,這是社會不樂見的狀態,也會讓許多真心想要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的人有一種被拖下水的無力感。
這次參加了NextPower氫能站的氫能源特展,從館方的分享中可以感受到此展覽的資方相當低調,甚至在展覽中看不到任何一處有資方的品牌識別,由此可知他們並不是虛張聲勢、想要在社會上博取好感評價或是搶下社會議題的熱度,而是真心想將新能源用平易近人、生動可愛的方式出現在眾人面前,可以讓大家對氫能源預先有初步的認識,減少了陌生感後也能大大降低未來宣傳推廣的困難度。
過去有氫能相關產品推出,在上市前我相信產品團隊肯定做了許多準備與檢驗,但是將其至於社會生活之中又有許多難以預測的環境風險,例如溫度、濕度、風向等等,都有導致產品變化、進而發生憾事的可能。
無庸置疑的是,新能源的發明確實讓我們又更邁向淨零碳排,經過多方安全檢測下,相信在不久的某一天,我們都能過上更加「氫」負擔的好生活。
「雙人門票」免費抽獎中!再送紀念小物
-抽獎品項:科工館常設展廳雙人套票+NextPower氫能站精美小方巾
-抽獎人數:2
-活動期間:即日起~2025/06/28 23:59止
-公布得獎:2025/06/30 (限時動態通知+標註得獎者)
-活動方式(須前往Instagram參加):
1.追蹤 @_whereissammi_ 和 @i_love_nstm
2.按讚此篇文章+@一位朋友在留言處
3.轉發此篇文章到限時動態
4.一隻帳號僅代表一次抽獎資格,多留會直接刪除方便計算參加人數,感謝配合~
-得獎者須知:
1.請在中獎限時動態消失前私訊回覆 @_whereissammi_
(主動提供收件資料+出示IG限時動態截圖)
2.會檢查是否在活動期間內追蹤+按讚留言
3.若有不符以上規則或超過時限,一律自動視同放棄得獎資格。
~本活動 @_whereissammi_ 和 @i_love_nstm 保有修改、解釋活動之權利~
科工館資訊統整懶人包
1.營業時間
-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9:00-17:00
- 售票時間:週二~週日9:00-16:00
🚀 科工陪你 𝙁𝙐𝙉 暑假
𝟮𝟬𝟮𝟱. 𝟳/𝟭 - 𝟴/𝟯𝟭 假日延長營運至𝟭𝟴:𝟬𝟬
2.地點: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3-1.交通方式(自駕)
- 路線:從高速公路南下,再九如交流道下至平面道路,右轉進入九如路,宜路抵達本館。
- 小客車停車費-$15元/半小時,週二~四;$25元/半小時,週五~周日(含國定假日),每日最高上限250元。
- 機車停車費-每次收費20元。
3-2.交通方式(大眾運輸)
- 高鐵:臺中高鐵站搭乘到左營高鐵站($790元),步行到高雄捷運站從左營站搭乘到凹子底站($20元),再步行到高雄輕軌愛河之心站搭乘到科工館站($20元),步行約12分鐘至科工館。
- 臺鐵:臺中站搭乘到科工館車站($474),步行約10分鐘至科工館。
- 推薦搭乘方式:臺中高鐵站搭乘到左營高鐵站($790元),步行到臺鐵左營站搭區間車至科工館車站,步行約10分鐘至科工館。
4.常設門票費用(2025/07/01起將進行門票調漲~)
- 全票:$100 元。
- 優待票:$50~70 元。EX:學生、團體、65歲長者(假日)
- 年卡:$300 元。
- 特殊身分(憑證入場):免費。EX:65歲長者(平日)、未滿6歲、身心障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