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麻產】?因原訂天宮石斛蘭賞花行程花況不佳,導遊臨時「賠」我們一個景點,當她說出這名稱時,我完全沒聽懂她在說什麼。事實上,從來也不知道嘉義原來有個【鹿麻產車站】,直至抵達目的地。
↓由竹崎公園通往鹿滿村的鄉道。
↓原來「鹿麻產」三個字是這樣寫的。一見面,不對稱的斜面瓦頂設計,乍看這菱格紋,跟台北的新北投車站很像,典型的日本建築特徵。站身則是熟悉的傳統日式木結構風格。
↓車站門口幾棵大樹菠蘿(菠蘿蜜),好大的果實啊!一時間所有人擠在那兒輪流打卡。
↓導遊超敬業,甚至整個人趴在地上幫客人拍照,所以培養了一大批死忠的拍照黨客戶群。
↓站內展示了早期臺灣鐵路運輸的發展歷史。
↓售票口上方仍保留乘車路線及時刻表,主要行駛嘉義森鐵小火車,從嘉義一路到十字區。實際上車站最早建於日據時期,1922年隨著阿里山森林鐵路的開通而設立,原是為了服務於林業運輸和當地居民,但因林業衰退,使用率逐漸下降,最終在1982年停止運營。後隨著鐵道文化與觀光風氣日盛,於2019年曾風光恢復停靠,目前因整修施工,自2023年7月7日起,再度暫停營運。
↓紅色的月台站牌超顯眼,清楚標示了曾是北門與竹崎之間的重要大站。海拔82公尺,旅遊意義滿點。
「鹿麻產」,又名「鹿滿」,地名原是由原住民語”Lomasi”音譯而來,意指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反映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尤其是過去森林茂密、動物豐富的情況。
↓只有單側月台,滿足旅客上下車的基本需求而已,連候車亭和遮陽設施都沒有。
已經不會有火車駛過了,鐵軌仍如歲月般無盡延伸。
車站周遭多是農田,附近也遺留有日式建築,充滿了鄉村慢活氛圍,時間在這裡,彷彿變得很慢、很慢。
不用擔心列車進站,愛怎麼打卡,就怎麼打卡。有多少車站是可以讓遊客這般在鐵軌上放肆的?看大家那麼高興,也很難不受感染。
↓我始終查不到那個「鳴」字號誌設置的目的?猜想是提醒火車司機鳴笛吧?
也沒有停留很長時間,總之大家差不多都拍個盡興了,田野風光間,上車往下一個目標。
如果你對鐵路歷史文化著迷,喜歡鄉村風情,又酷愛打卡拍照,那麼鹿麻產車站就是一定要拜訪的地方,到嘉義,別忘了順道過來,絕對不會失望。
【鹿麻產車站】
地址:嘉義縣竹崎鄉鹿滿村下溪心61之3號
營業時間:24小時開放
服務電話:無
延伸閱讀:
《開車永遠到不了的地方:新北【三貂嶺車站】,是秘境小站,卻又是鐵路要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