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馬尼亞的第四天7/29,一早離開住了兩天的布拉索夫,
要前往199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錫吉什瓦拉Sighisoara。
離開市區,奔馳在丘陵之間,偶爾才出現農舍。
導遊說這地區是火山後的地區,有很多礦物,
麥子和玉米是主要農作物,路上也看到不少。
上面照片中還躲了兩隻牛唷。
將近十點的時候來到錫吉什瓦拉,一進到城區就見到這漂亮的教堂,
到谷歌地圖查看,是東正教的三位一體教堂The Holy Trinity Church,
建於1934~1937年,可惜我們要去老城區,沒有機會到這教堂。
老城區較高,需要爬坡。遊覽車停好之後,大家一起去搭小巴士上老城。
通過建築下方的隧道會進入一個廣場,大家就在這兒下車,開始徒步逛老城。
錫吉什瓦拉是羅馬尼亞著名古城,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
隨著藝術工匠到此定居,錫吉什瓦拉也逐漸成為重要城市。
12世紀時,外西凡尼亞的薩克遜人(德裔)建立了堡壘,
到了1337年則是匈牙利王國的皇家中心。
14、15世紀時德國的工藝工匠主宰了城市經濟,建造了強大的堡壘。
這裡也是人稱"吸血鬼"瓦拉幾亞伯爵-德古拉弗拉德三世的出生地。
往南有個教堂在高處,導覽後可以去走。
往東是鐘塔,稍後會繞過去看。
導遊帶著我們先往北邊小巷走,這巷子蠻安靜的,也很漂亮。
走到底是個小教堂Saint Joseph's Roman Catholic Church,
建於1894-1896年間,混合哥德式與新羅馬式建築特色。
在門口偷窺一下內部,室內擺設的確是天主教堂的樣子。
左側有個鞋匠塔Bootmakers' Tower,最早建於1522年,
不過因為裡面放了大量火藥,1676年被完全燒毀。1681年再以巴洛克風格重建。
稍後還可以在城區中看到鐵匠塔、錫匠塔、裁縫塔、木匠塔、繩匠塔等塔樓。
轉個彎繼續走,就來到這裡的市政廳,右前方有關於國王和皇后皇冠的展示。
國王的皇冠是用從土耳其取回的砲彈熔掉做成的不鏽鋼皇冠,
皇后的才是黃金做的皇冠。
正門左邊是羅馬尼亞國徽,右邊則是錫吉什瓦拉的市徽。
市政廳旁邊的廣場上有一座雕像,這就是鼎鼎大名"吸血鬼"
瓦拉幾亞伯爵-德古拉弗拉德三世Vlad III(1431-1476)的雕像。
由於他喜歡用木樁穿刺刑罰,被稱為穿刺者弗拉德Vlad Tempes。
他也被稱為Vlad Draculea,就是吸血鬼德古拉的原型。
1442年他十一歲的時候就跟有美男公稱號的弟弟
被送到鄂圖曼土耳其當人質,
1447年逃到摩爾達維亞,1456年重新統治瓦拉幾亞。
1459年拒絕向鄂圖曼帝國納貢,把人活活釘死,
之後和鄂圖曼帝國交戰,每次都將土耳其人擊退。
1462年被鄂圖曼趕下王座,去投靠匈牙利,卻被軟禁十幾年。
1476年再度統治瓦拉幾亞,在與鄂圖曼帝國的戰爭中戰死。
走到城牆邊往下望,看得到剛進城時瞥見的教堂。
還有許多建築。
城牆邊有個鐵匠塔,不過我沒拍到。
再往前走到觀景平台,要來看最重要的鐘樓,
旁邊的黃色建築則是折磨室博物館。
鐘塔始建於十三世紀末,位於保壘的東邊,
相對於西邊要進入保壘的則是裁縫塔。
1656年之前,也是市政廳所在地。目前則是個歷史博物館。
下方有個通道可走,不過要先繞到鐘樓的入口處。
屋頂上的一個大塔和四個小塔,代表著有自己的獨立法治權。
時鐘旁有報時小人,一週七天,每天都有不一樣的人形來報時。
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在運做了。
塔頂的小金球竟然是用來放重要文件的,真不知道他們要怎麼拿與放?
走到入口這一側,就能看到下方的通道。
小廣場旁這棟黃色屋子,就是"吸血鬼"弗拉德三世住過的地方,
現在二樓是餐廳,三樓則是可供參觀的恐怖房間。
導遊說鐘旁的小人物,代表了公平與正義。
原本安排要上塔樓的歷史博物館參觀,當天剛好沒開,無法參觀。
導遊說,那就下午再參觀下一個城鎮的塔樓。
與大家約定好回來塔樓旁集合的時間,就讓大家自由探索。
有人從這個通道往下走。
我則是從黃色小屋旁走到底右轉,打算去走士人之梯。
這條巷子裡綠意盎然,前面這一家的藤架上結了好多葡萄呢。
士人之梯是個有木頭遮蓋的階梯登山步道,
爬175階就可以登頂,山頂是堡壘最高處。
爬到頂,來到一個1522年就建立的中學。
旁邊還有個教堂。
教堂看起來蠻古老的,也沒開放。它的對面有個看起來比較新的繩匠塔。
另一旁有個神祕的磚造建築。
接著就經過後山的墓園下山。
來到街上逛逛,看看是否有紀念品或好看的襯衫、T恤可買。
後來我往入口處走,這就是堡壘西邊入口的裁縫塔。
裁縫塔連接著城牆,末端就是一開始逛的時候看到的鞋匠塔。
我在裁縫塔前的這家小店逛逛,有看到精油想買,但最後時間太趕就沒買了。
走回塔樓下集合,大家在一起搭小巴士下山。
老城的鵝卵石街道還真是難走,這一趟保羅之旅真是太為難我那受傷的膝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