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至善園︱仿古宋明庭園︱以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為藍本規劃的八大勝景︱來去穿越宋代花園~

假日帶著才剛看完中國古裝劇的家人來去穿越一下宋代花園,

位於  台北故宮博物院 旁邊的  至善園  建於民國74年,佔地約六千坪,早期入內是要收費的,自110年10月1日起已暫停收費,免費入園;木造的大門取材自台灣的雲杉木,不用一根釘子製作而成,四周圍牆上有各種形狀的窗戶,可看到園中的景色,這種窗戶稱作'漏窗",中正紀念堂的迴廊、板橋林家花園牆面也可以看到"漏窗",至善園的漏窗上有壽字與蝙蝠圖案,象徵"福壽"。

園區平面解說圖分別有  至善園正門、洗筆池、龍池、碧橋溪水榭、松風閣、流觴曲水、羲之書換籠鵝、蘭亭

園內木造迴廊、蒼天大樹、潺潺流水,清幽恬靜,庭園仿造蘭亭雅集所設計。

此區稱 洗筆池 名字是取自於東漢張芝,相傳他臨池作書,洗筆池中,池水盡墨,因此而命名,池內可以看見許多肥大的錦鯉。

穿過洗筆池上的六曲橋,對岸稱 碧橋西水榭 ,取南宋吳琚七言絕句 [橋畔垂楊下碧溪、君家元在北橋西,來時不似人間世,日暖花香山鳥啼] 詩意,水榭臨水而築;至善園內有10棵流蘇樹,冬天梅花花期過後就是流蘇花季,因花序排列成繖房狀,細長純白色的花冠向上綻放,猶如古代仕女服飾之流蘇,因而得名,流蘇花期約在3~7月之間。

 龍池 中央有龍噴泉,後方建築為  松風閣  ,池旁有石椅可坐觀此美景。

仿宋庭園內蜿蜒的木造長廊古色古香,迴廊屋簷下有刻上草書的匾;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乃興建此中國傳統庭園,他希望大家在故宮遍覽歷代文物之餘,能體會精緻文化背後,文人生活的優雅境界

靠近  松風閣  的迴廊椅子向外彎出的靠背形狀似鵝頸稱作 鵝頸椅  ,因古時仕女椅欄而歇之雅景,所以也稱作  美人靠 

園區有人員管理,迴廊椅子旁有公告,湖中錦鯉不能亂餵食。

到訪的這日,  松風閣  旁的梅樹長了多翠綠飽滿的梅子,讓人想到夏天脆甜好吃的脆梅。

廊道的門洞造型是  漢瓶門  ,漢瓶門形狀類似古代陶瓶,取瓶與平諧音,象徵"平安"。

  松風閣  訴說黃庭堅與蘇東坡忘年之交的友誼故事,七言詩內容為黃庭堅與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經松林間一座亭閣,描述當時所看到的景物,並感懷對朋友的思念。( 黃庭堅 松風閣詩帖 )

通往2樓階梯位於側邊,順石梯而上,走在園內不仔細看其實不太會發現這個樓梯。

2樓空間十分寬敞,中央可見木製屏風與琴台,早些之前還有擺放燭台與古琴擺設。

 松風閣 2樓可見花紋明顯的實木圓柱,還有龍與雲的圖騰。

 松風閣   至善園  裡最高的建築,登二樓可俯瞰四周的園林景致,假日園區裡人氣最旺的景區是  碧橋西水榭 

  至善園  的庭園有許多與王羲之有關的典故與巧思,順著松風閣一樓望出去是  王羲之書換籠鵝  造像,松風閣一樓掛著的草書對聯[石壁煙霞迎海日,天人笙鶴下雲松]摘錄自明朝王寵的"送友生游茅山"詩作,另一個是篆書對聯[迴起樓台回水曲,直鋪金翠到山巔]摘錄自清朝鄭板橋"紅橋修禊(詩會)"詩作

知名書法家  王羲之  很喜愛鵝,因聽聞道士養的鵝肥美可愛,見鵝後心喜以物易物用自己的書法換到了鵝。

[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脩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脩竹 ]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癸丑年),農曆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許多賢德的人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古人依修禊的習俗,在每年陰曆的三月三日,在水邊盥洗,藉以驅邪(除凶去垢、祓除不祥的風俗),原是古代消災祈福的儀式,因蘭亭聚會之盛況,後來成為文人雅集的標誌。[ 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爲流觴曲水 ] 參加者坐在曲折環繞的水流旁,在上游放酒杯,任它順水流下,停在何處,誰就吟詩取杯飲酒,後這股風潮也吹向鄰近的國家,如日本蘭亭會、韓國鮑石亭等。( 至善園的由來、陳設與典故 )

  至善園  末端的  蘭亭  旁可見些許茂密的竹子與帶有吉祥長壽寓意的仙鶴,  流觴曲水  部分不知是否尚在整頓前往時沒有水流。

  蘭亭  旁有石碑拓本是故宮蒐藏的定武蘭亭拓本,拓本是當時眾多摹本裡面最能體現書法風骨的歐陽詢摹本被摹刻上石(聽我說文物─定武蘭亭)< 因石碑在唐以後失傳,於北宋被發現置於定州,故稱"定武蘭亭" >

園區開放時間為8:00~17:00,假日看文物展時如有充裕時間不妨順便到園區走逛,放鬆欣賞中國典雅的造景藝術與書香氣息。(其他更深入了解至善園園林藝術)

 

景點資訊👇👇👇

  至善園   

所在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地址: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週二至週日:08:00~17:00,週一休園

官網 : (點我) Facebook臉書粉絲專頁 : (點我) 至善園智慧導覽 : (點我)


檢視較大的地圖

 
 
創作者介紹
夢旅獅

夢旅獅

留言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