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愷愷非常喜歡火車,最近苗栗又新開了一座鐵道園區「苗栗火車頭園區」,園區占地5700坪,剛開幕不久,我們便特地帶愷愷來參觀。平時只要有以鐵道為主題的景點,我們總是不會錯過,像是桃園的軌道願景館、台灣高鐵探索館,台北的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彰化的扇形車庫,甚至還搭乘過觀光列車如山嵐號、海風號和藍皮解憂號。而這次造訪的苗栗火車頭園區,裡頭可是真正展示了火車頭,讓小小火車迷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苗栗火車頭園區|交通資訊
苗栗火車頭園區就位在苗栗火車站旁,交通非常方便,搭火車來是最直接的方式。如果選擇自行開車,也沒問題,附近有停車場可以利用,把車停好後再步行過來就可以囉~
這次我們是自行開車前往苗栗火車頭園區,車子停在苗栗火車站前站的停車場,再慢慢走到園區。這樣的安排對親子旅遊來說也很方便,沿路還能順便欣賞苗栗火車站的月台風景。因為會經過火車站,小朋友很幸運地看到了幾台正在行駛的列車,整個超興奮,對小小火車迷來說光是走在這條路上就是一大享受!途中還發現一台黃色的工程車(應該是吧?)。
這台是台中工程宿營車。
還沒走進去,遠遠就能看到苗栗火車頭園區外排著長長人潮,人氣真的很旺!這座新開幕的苗栗熱門景點果然吸引了不少親子家庭和鐵道迷前來,一走近就能感受到大家的期待氣氛。
讓人眼睛一亮的是,苗栗火車頭園區竟然是用一台卡通風格的蒸汽火車當作售票口!目前園區還沒有正式的售票亭,所以用這台造型可愛的火車車廂來賣票,非常適合親子拍照打卡。
苗栗火車頭園區就在苗栗車站的後站旁,說真的,後站這一帶比起前站還熱鬧耶,真的有點出乎意料。前站那邊的店家不多,感覺安靜許多,甚至有點冷清;反而是後站,因為多了這個新的火車頭園區,整個變得很有生氣,人潮也多了起來。對我們這種親子出遊來說,交通方便、又熱鬧有趣,真的很加分,難怪這裡會變成苗栗最新的熱門親子景點,也吸引不少鐵道迷來朝聖。
苗栗火車頭園區|門票資訊
苗栗火車頭園區每天開放,開園時間是早上9點到下午5點半,沒有固定公休日,只有遇到像是停電、颱風、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才會暫停開放,相關訊息會提前公告在粉絲專頁。門票部分,一般民眾票價為100元,可折抵園區消費50元;苗栗縣民享有優惠票價50元(需出示身分證明)。另外,台鐵員工、身心障礙者與陪同1人、3歲以下幼兒、以及3歲以上未滿6歲的兒童(憑健保卡)都可以免費入園。參觀範圍包括轉車台大廳、列車展示館、半戶外展示區、軌道區與園區商店,非常適合安排親子旅遊、喜歡鐵道文化的朋友也一定會喜歡!
因為苗栗火車頭園區才剛開幕沒多久,加上我們是週末前往,人潮真的非常多,現場熱鬧滾滾,一看就知道是熱門親子景點。不過說真的,門票價格其實不算貴,一張票100元還能抵園區消費50元,等於只花50元就能進來參觀,對親子家庭來說算是蠻划算的選擇。
另外補充一下,苗栗火車頭園區當天是可以重複入園的,只要記得在第一次離開前請工作人員幫忙蓋手章,之後就能再次進入園區,非常方便。
苗栗火車頭園區|園區示意圖
苗栗火車頭園區的範圍其實蠻大的,園區內有室內展區和戶外展示區可以參觀,不管晴天或雨天來都很適合。裡面還設有多間餐廳與休息區,逛累了也可以坐下來吃點東西、補充體力。建議一進來可以先看看園區地圖。
苗栗火車頭園區|環境介紹
一走進苗栗火車頭園區,最吸引小朋友目光的就是那台可愛的小火車啦!這台小火車會繞著園區外圍跑一圈,繞行時間大約是4分鐘,速度剛剛好,不會太快,小朋友坐上去都超開心的。小火車票價為大人小孩皆 80 元,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這個票價無法折抵園區消費,算是額外收費項目。
你有注意到嗎?當小火車開到螺旋塔前面時,那個畫面真的超美的!不論是站在一旁拍火車經過,還是剛好坐在火車上被拍,小火車配上螺旋塔的背景,絕對是來苗栗火車頭園區不能錯過的拍照打卡點之一,目前螺旋觀景台還沒開放喔。
園區內設有幾間餐廳與商店,而且是可以使用門票折抵的,對親子家庭來說真的很方便!不只如此,園區裡也擺放了許多桌椅與休息區,不管是用餐還是小朋友逛累了想休息,都很貼心又好利用。整體來說,苗栗火車頭園區的用餐與休息空間規劃得不錯,不用擔心找不到地方坐或吃東西。
園區裡面也藏有一些可愛的貓咪裝置藝術,雖然數量不多,但造型非常吸睛,還蠻療癒的!走在園區裡邊逛邊發現這些喵系小驚喜,也讓整個參觀過程增添了不少趣味感,很適合當作拍照打卡的小亮點,小朋友看到也會忍不住跑去合照喔!
園區裡真的有貓咪互動區可以進去摸貓耶!但這不是免費體驗喔,要在園區內消費滿 200 元以上,才可以獲得入場資格,每次可以進去跟貓咪互動 30 分鐘。
園區裡有一間餐廳的座位區是面向鐵道的觀景座位,真的超棒!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欣賞火車從眼前呼嘯而過,那種慢下來的感覺非常療癒。對大人來說,這裡不只是親子景點,更是一個可以放鬆心情、享受鐵道風景的好地方。
還有一間造型非常吸睛的仿火車外觀餐廳,整體設計像是一台停在園區裡的火車,看起來超有趣!雖然它不是真的火車改造的,但外觀細節做得很到位,不管是拍照還是帶孩子體驗,都很有看頭。這間餐廳不只是造型可愛,裡面也真的可以用餐,是苗栗火車頭園區裡很受歡迎的打卡餐廳之一。
園區的戶外空間還有一大片草皮,很適合小朋友在這裡跑跑跳跳、放電一下,是不少家長喜歡的親子活動區。不過我們去的這天天氣真的太熱了,大部分的遊客都選擇躲到室內吹冷氣避暑。
另一間主打蛋糕和甜點的餐廳,整體風格溫馨可愛,很適合安排成親子下午茶的休息站。除了各式小蛋糕,店內也有提供飲品,走逛累了在這裡點杯飲料、吃塊甜點,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苗栗火車頭園區內最吸睛的亮點之一,就是那台經典的CT150 型蒸汽機車頭!這台黑色大車頭保存得非常完整,氣勢十足,讓人一走進園區就被吸引住。更特別的是,園區每日會安排車頭旋轉展示,時間分別為上午 11 點、下午 1 點與 3 點,現場會啟動轉車台,讓整台蒸汽機車頭緩緩旋轉,展現出昔日調度列車的真實情景,讓大小朋友都看得目不轉睛。
▲CT150 型蒸汽機車頭旋轉展示
不只是外觀壯觀,現場還能近距離看到 CT150 型蒸汽機車的內部操作室,裡面的儀表、管線、閥門看起來超級複雜,滿滿的機械結構完全展現出早期火車操作的魅力,雖然不能進去觸摸,但站在外面觀看也很有臨場感。
關於CT150 型蒸汽機車的歷史背景與詳細介紹,其實在苗栗火車頭園區裡面都可以看到喔!現場設有圖文展板與說明資料,從機車的由來、構造到在台灣的服役歷程都介紹得很完整。
如果想要拍到CT150 蒸汽機車頭旋轉的畫面,建議一定要上到園區二樓的觀景區,那裡是觀看轉車台運作的絕佳位置!不管是從角度還是視野來說,從上方俯視整個旋轉過程,不但看得更清楚,也比較不會被人潮擋住,非常適合拍照或錄影留念。
從園區二樓還可以通往列車展示館,沿著連接的戶外ㄇㄠ通廊走過去,視野非常開闊,剛好可以看到苗栗車站月台與火車行駛的畫面。有時候剛好碰上列車呼嘯而過,那種震撼的感覺真的很酷!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這段走廊不是透明玻璃設計,小朋友的視線高度看不太到,有些家長會讓孩子站在扶手上觀看火車,這其實非常危險,真的要特別注意安全!
不過當你走到另一個火車頭展場的二樓時,會發現這裡的設計就貼心多了!一整面大片透明玻璃窗直接對著鐵道,無論是看火車、欣賞風景,還是拍照打卡都超級適合。
最可愛的是玻璃牆下方還有幾個專為小朋友設計的小視窗,剛好是小孩的視線高度,讓他們也能透過窗戶看到火車經過,完全不需要爸媽抱上抱下,真的很貼心。
園區裡也有準備一些火車積木讓小朋友動手玩,是非常適合親子一起互動的遊戲角落。對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說,這樣的靜態玩具不但能讓他們休息一下,也能延伸對火車的興趣。再加上這區是室內空間,有冷氣開放,不管是下雨、太熱,或爸媽想放空一下都超適合。說真的,花個 50 元進來這邊吹冷氣、讓小孩玩玩積木,真的很划算也很棒!
從二樓往下看,整個火車頭展示區真的超壯觀的!下面一整排不同型號的火車頭排排站,看起來非常震撼,像極了大型火車博物館。不管是小朋友還是大人,看到這樣的畫面都會忍不住驚呼連連。能夠從上方俯視這麼多台火車頭一次出現的景象,絕對是苗栗火車頭園區的一大亮點之一!
在園區裡逛的時候,還會不時發現擺放在各個角落的火車模型,每一台模型旁邊還有附上詳細的介紹說明牌,讓遊客可以邊看邊了解列車的歷史、用途或設計特色。這些展示不只是單純擺好看的,還充滿了鐵道知識與教育意義,大人小孩都能從中學到不少,讓整趟旅程不只是好玩,還多了一點知識收穫。
除了火車模型之外,在園區裡還能看到真實鐵道使用的轉轍器喔!就是那種控制列車轉換軌道的設施,平常很難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到,這次能現場看到真的覺得很新鮮。對小朋友來說,這也是很棒的認識鐵道設備與運作方式的學習機會,不只是玩,還能邊逛邊學,讓整個參觀更有趣也更有收穫。
還能看到鋼軌斷面與扣件的實體展示,這區也讓我覺得特別新鮮!像扣件這種固定鋼軌的零件,之前在其他地方偶爾看過,但這次第一次看到鋼軌的橫切斷面,真的很特別。
鐵路直接延伸到園區裡面,感覺隨時可以把火車開進來。
另外一端好像有戶外轉車盤,不過好像都沒人過去看。
逛完園區後,別急著離開,旁邊的「火車頭一村」也超值得走走逛逛!目前已經有不少特色商家進駐,整體外觀經過整理後保留了復古與現代交融的風格,非常有氛圍。
可愛的喵星人。
而且在火車頭一村這邊,還能找到絕佳的拍照角度,可以和螺旋塔一起合影喔!這座螺旋塔造型獨特,是苗栗火車頭園區一帶的最佳打卡點之一,不管是親子合照還是網美風自拍都很棒。
另外如果你是從火車頭一村往苗栗車站的方向走,記得在路上往後一轉看看,這個角度也是超級美的隱藏版拍照點!從這裡剛好可以把螺旋塔和苗栗火車頭園區的建築一起收入畫面,無論是用手機拍還是帶相機來取景,都能拍出非常有構圖感的照片。
苗栗火車頭園區|11種火車頭介紹
CT150 型蒸汽機車
CT150 型蒸汽機車原為日治時期引進的 500 型機車,戰後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接收並改稱為 CT150 型。這款機車與日本國鐵的 8620 型蒸汽機車同型,於 1919 年至 1928 年間,由日本的汽車製造、川崎造船所、日立製作所、日本車輛、三菱造船所等公司共生產了 43 輛,是臺灣鐵路中使用數量最多的客運用蒸汽機車之一。其車輪配置為 2-6-0,車長約 16.8 公尺,車高約 3.8 公尺,整備重量達 83 噸,具有強大的牽引力,曾是臺灣鐵路運輸的重要主力。目前,園區內展示的 CT152 號機車,為該系列中保存最完整的一輛,退役後曾放置於嘉義扇形車庫,後來轉移至苗栗火車頭園區靜態保存,成為鐵道迷們朝聖的熱門景點。
E100型電力機車
在園區內還能看到非常經典的E100型電力機車,這可是臺灣第一批引進的電力機車,對鐵道迷來說意義非凡!E100型是臺鐵為配合西部幹線電氣化,於 1974 年向歐洲鐵路廠商,英國奇異公司採購的共 20 輛交流電四軸電力機車。它們從 1976 年陸續抵台後,主要負責牽引無空調客車與貨物列車,是當年重要的中功率主力機種。不過隨著車齡老化,這一系列機車自 2002 年起陸續停用報廢,僅剩E101 號被保留下來,現在就靜靜地展示在苗栗火車頭園區裡,成為難得一見的歷史見證!
65噸蒸汽救險吊車
除了火車頭之外,園區內還展示了一輛非常罕見的65噸蒸汽救險吊車,這台可是全台唯一僅存的蒸汽吊車,由日本日立製作所於1950年製造,車體重達90噸,最大吊重可達65噸,過去主要用來搶救出軌或翻覆的列車事故。它使用重油燃料產生蒸汽作為動力,最高時速大約是每小時5公里。這組吊車其實是由三輛車輛組成:中間是起重吊車,前方是平板車載著搶修器材,後方則是煤水補給車。隨著時代進步,台鐵已改用更高效率的柴油吊車,這台蒸汽吊車也功成身退,如今成為展示在苗栗火車頭園區的重要鐵道文物與歷史見證。
EMU100 型電聯車
在園區裡還能看到另一項極具歷史意義的列車,EMU100 型電聯車,這是台鐵在 1970 年代為配合西部幹線電氣化所購買的直流電動列車,更是早期自強號的主力車型之一。這款列車由英國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lc.)製造,共計 13 組、65 輛,於 1979 年正式投入營運,當時最高行駛速度可達 120 公里/小時,從台北到高雄只需約 4 小時 10 分,是當年台灣鐵路的速度代表,堪稱台鐵電氣化里程碑!EMU100 系列於 2009 年正式退役,其中的 EP108 車輛已於 2022 年送至富岡基地整修後,移至苗栗火車頭園區靜態保存展示。現在能在現場親眼看到這台曾經風靡一時的經典電聯車,對鐵道迷和歷史控來說,真的是難得又感動的回憶!
木造三等客車TPK2053
在苗栗火車頭園區裡還能看到一輛非常特別的木造三等客車TPK2053 號。這輛車是由台北鐵道工場於 1921 年製造,最早的型號是日治時期的ホハ2070型中的 2076 號,戰後改編為 TP2076,到了 1965 年再度整修後才改為現在的 TPK2053 號。
TPK2053 為單層圓頂設計,車身外側可以看到非常有復古感的三連窗設計,共五組車窗,上下車台則是鏤空式且沒有端面車門,整體外觀與現代列車非常不同,充滿懷舊氛圍。它的車長約 16.5 公尺、皮重 22 噸多,並搭載 TR15 型轉向架,是早年台灣鐵路上常見的基本車型之一。能在現場親眼看到這種百年歷史的木造客車,真的非常難得,也讓人對台灣鐵道文化的演進有更深刻的感受。
DT560 型蒸汽機車
園區裡還展示了一台特別的DT560 型蒸汽機車,這台火車最大的特色是它不是日本製的,而是美國製造的!在台灣現存的蒸汽火車當中,幾乎清一色是日本製,DT561 號則是少數來自美國的機型,具有非常珍貴的歷史地位。
這批車原本是因為日治時期總督府向日本訂購貨運蒸汽機車,但因供應不足,便轉向美國 ALCO(美國機車公司)採購了類似規格的機型。DT560 系列於 1920 年首批運抵台灣,第一台就是 DT561,當年在貨運列車的調度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曾被配置於台北、彰化和高雄等地,後來轉為固定線運行。
隨著蒸汽火車全面停駛,DT561 被保留下來成為博物館展示用車輛。早期曾放置於嘉義機務段保存,自 1999 年起轉移至苗栗鐵道文物館(現苗栗火車頭園區)展出,成為鐵道迷心中極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也讓人有機會一睹美式蒸汽火車在台灣的歷史身影。
柴電機車RO型
在苗栗火車頭園區裡,也能看到象徵台鐵柴油化初期的重要代表,RO 型柴電機車。這是台鐵當年首次引進的柴油電氣機車,從 1960 年起開始投入使用,對台灣鐵路發展有著非常關鍵的地位。RO 型機車搭載由日本日立與德國猛獅(MAN)共同研發的柴油引擎,擁有 1420 匹馬力,並配備增壓器與增壓空氣冷卻系統,在當時性能相當強勁。更厲害的是,它具備總控重連運轉功能,也就是說可以由一部機車控制多輛連掛運轉,牽引力甚至比同期的 R20 型機車還要優越。雖然這批車在 1980~1996 年間陸續報廢,目前只剩下經過改造保留的 R6 號車作為文物保存。現在能在園區看到這輛 RO 型機車,是相當難得的機會,也讓人能親眼見證台鐵邁向現代化的重要一頁。
電力機車 E300型
在苗栗火車頭園區內,也能看到一台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電力機車,E300 型電力機車。這系列車是為了配合台鐵西部幹線電氣化工程,於 1975 年至 1982 年間自美國奇異公司(GE)引進的高功率電力機車,共包括 E200 到 E400 系列,車型外觀幾乎相同,屬於模組化設計。其中,E200 系列主要負責取代原有柴電機車,用於牽引空調列車,像是茗光號、尚未退役的觀光號等,是當年電氣化後台鐵客運的主要牽引力。而E300 型則因為最初未內建發電機,牽引空調列車時必須加掛電源行李車來供電,是當年常見的組合之一。目前展示在園區的是E308 號機車,這輛車在 2023 年正式退役,經過修復整理後進駐苗栗火車頭園區靜態保存,讓鐵道迷與親子旅客都能近距離欣賞這段電氣化時代的代表性列車。
LTPB1800 型柴客拖車
在園區裡還能看到一台非常有東部鐵道代表性的車輛,LTPB1800 型柴客拖車,這台車也被大家暱稱為「黃皮仔車」。展示的這輛 LTPB1813 號拖車,是台鐵於 1961 年自日本東急車輛製造廠引進的無動力拖車**,當時專門在臺東線的 762mm 軌距時代運行。它曾經創下窄軌(762mm)列車時速超過 70 公里的世界紀錄,被全球鐵道迷稱為台灣東部鐵道的傳奇列車。
這款列車常與知名的「光華號」搭配,成為當時舊東線上速度最快的車種,一直運行到 1982 年東線拓寬為 1067mm 正常軌距為止。其經典的下黃上白車身塗裝,也讓它被親切地稱為「黃皮仔車」,是許多台灣人鐵道記憶中的一部分。
柴液機車LDH100型
在眾多展出的機車中,這台看起來小巧但歷史意義十足的,就是LDH101 號柴液機車。它是台鐵為了應對當年 臺東線仍採 762 毫米窄軌的運輸需求,於 1970 年由花蓮機廠自行設計並生產的機車,堪稱台灣少見的「自製火車頭」之一!
這台車的誕生其實與當年台灣的製糖產業盛行有關。由於引進的 LDH200 型機車數量有限,花蓮機廠便決定利用現有的引擎、轉向架備料,加上對 LDH200 的研究,自行開發了這款 LDH100 型柴液機車。儘管性能不如進口機型,但在當時資源有限的條件下,仍展現出台灣本地技術的一大突破。
LDH101 於 1970 年 12 月正式投入臺東線使用,擔負起貨運任務。直到 1982 年台東線拓寬為 1,067 毫米軌距、改由性能更佳的柴電機車接手後,這台機車才功成身退。如今靜靜展示在苗栗火車頭園區,不只是台灣鐵道史上的一段傳奇,也是一份屬於花蓮機廠的驕傲記憶。
電聯車EMC1200型
在苗栗火車頭園區內,你還能看到一輛擁有「紅斑馬」稱號的 EMC1200 型電聯車,這可是台鐵在自強號列車發展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車型之一!
這輛車的前身是 1987 年由南非 UC&W 公司製造的 EMU200 型電聯車,為了因應當時經濟起飛、自強號常常一位難求的需求,台鐵引進這款新世代列車,取代舊有的茗光號。EMU200 一投入使用後便成為熱門列車,不過由於原設計沒有自動聯控門、LED 顯示系統等現代設備,為了跟上推拉式自強號的服務標準,台鐵從 2001 年起開始進行系列改造。
經過升級後,這批列車被重新命名為 EMU1200 型,外觀也換上了帶有優雅酒紅線條的新塗裝,因為顏色與車身條紋設計的關係,又被大家暱稱為**「紅斑馬」**。目前展示在園區的是 EMC1202 號,包含駕駛室與馬達裝置,於 2023 年 12 月 13 日透過陸運方式運抵苗栗,正式進入 苗栗火車頭園區靜態保存,讓民眾有機會一睹這款經典車型的風采。
以上車輛專業介紹皆為園區內介紹牌所提供,文字敘述有稍微修改過。
火車迷與小朋友都愛的園區,一日遊體驗總結
整體來說,苗栗火車頭園區不只是鐵道迷的天堂,更是非常適合親子同遊的好地方。不管是看火車頭、搭小火車、玩積木,還是靜靜欣賞經典車輛和轉車台運作,整趟逛下來既有趣又有收穫。我們離開的時候已經下午 3 點多了,售票口前還是有不少人在排隊,真的很夯耶!雖然園區還在持續完善中,但已經能感受到它想傳遞的鐵道魅力與歷史價值,真的很推薦有興趣的朋友來走走看看!
鐵路相關景點
台灣高鐵探索館-親子室內景點,預約參觀,駕駛艙體驗|桃園景點
桃園軌道願景館-桃園七號倉庫,桃園捷運駕駛艙互動,免費搭小火車,玩火車軌道組玩具|親子景點|桃園景點
社頭銀河鐵道望景餐廳:高鐵近在眼前,夕陽夜景美不勝收,親子旅遊必訪之地!
彰化扇形車庫-百歲生日12月4日有14代列車同堂,12/4~12/10 為期一周,前來參觀扇形車庫的民眾,每天前500名進場者可免費獲得限量名信片1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