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楊梅【保甲古道】:賞桐花未如人意,轉而認識百年步道之旅

      每年四至五月,總想給自己安排一場桐花追尋之旅,轉眼又蹉跎兩年。今年想著找個比較不那麼熱門的桐花秘境,於是報名了桃園楊梅【保甲古道】的行程——據說這裡桐花綻放時如雪落山徑,白花於翠綠樹林間飄落,別有不輸油桐聖地的清幽美感。

      ↓【保甲古道】位於桃園市楊梅區老莊路,到達時已經下午五點多了,由老莊路783巷進入。

      ↓YA!拼貼牆上滿是桐花意象。

      ↓古道起始處,立刻陡升坡。

      ↓才剛走沒多久,桐花!桐花出現了!今天一整天的桐花之旅,除了國道遠遠的山頭有見到,這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今年的桐花開得比較晚嗎?這很顯然是花期初始的情況,花蕊幾乎清一色淡黃。整體看起來花朵緊密、花序飽滿,都是桐花盛開初期的特徵,也或許是晚開型的油桐。

       懷抱著希望,繼續往上爬。

       【保甲古道】,已有百年以上歷史,曾是昔日挑夫和行商往來的重要小徑。它的名字源自清代的地方制度,當時每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由甲長、保長負責地方治安與公共事務。若村中要鋪路修橋,大家便出人出力,一戶一人,組成臨時工班,一起完成道路建設,如此興築起來的道路,就被稱為「保甲路」。

       特別的是,古道中央鋪設的大顆鵝卵石,是為了方便早期挑擔行商所特別設計的「卵石步道」,也有人稱之為「石磚古道」。這些石頭多數取自附近的老坑溪或山上,由當地居民徒手搬運並依傳統客家工法「石砌䃗崁」一塊塊鋪設而成;兩旁則修築砌駁坎,也就是用石頭或磚塊堆砌出的護坡或擋土牆,用來防止山坡滑動、土石崩塌,也能撐住道路或田地的邊緣。

       不過我好奇的是,以前的挑夫好辛苦喔,坡度很陡耶?如果趕的是牛車,那不是更艱難了?雖然如今的保甲古道單程只有短短的750公尺,都能夠感受先人討生活之不易。整條古道有三座奉茶亭,第二座名為《解說亭》。

       ↓桐花呢?為什麼一路都不再看見?忽感白花飄落,抬頭,高高的枝頭上,終於有一片初開的桐花,但也就這樣了。

       ↓散落幽暗荒草間,訴說著春末夏初的故事。

       呼!爆汗。步道坡度忽然趨緩,是的,750公尺的盡頭,就在第三座奉茶亭出現時,近了。

       ↓古道的終點是東森路,旁邊是一片社區。到這兒,五月雪的夢碎了,那邊的白花,看似日本女貞。

       結果很清楚,保甲古道的桐花,不多,甚至可以說——有點淒涼。滿地桐花鋪陳成詩的畫面,應只出現於別處。就像滿心期待地衝去看演唱會,結果主唱臨時感冒,改由鼓手代唱……你也不好意思要求退票,只能苦笑。

       原路來回,另一段下坡版的750公尺,昨天剛下過雨,鵝卵石非常滑,每一步都要小心。

       ↓地上拾起一朵桐花,放涼亭故作浪漫。

       ↓最後再遇上那棵迎賓的油桐樹,在太陽落山的這個時刻,改為送客了。

       好吧!也不算完全撲空,畢竟山林古道本身,就已經是種療癒。

小總結:

✅ 雖然桐花數量有限,但保甲古道整體環境清幽,適合慢走。

✅ 沿途綠意盎然,空氣新鮮,野趣十足。

✅  如果下次想賞花,還是提前注意花況,或選擇5月再訪。(希望不大)

 

延伸閱讀:

人間四月芳菲盡,【汐平公路】桐花始盛開

桐花初綻時,再訪【平溪老街】

 

 .

 

 

創作者介紹
雲大少爺

大少爺的雲淡風輕

留言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