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隱藏著礦工們用生命打磨的智慧

猴硐瑞三整煤廠象徵著臺灣於20世紀中末期煤礦產業蓬勃發展的那段歷史,乘載昔日猴硐礦工們討生活留下的感人故事,再現新北市引以為傲的礦業記憶場所。108年啟動修復工程,經過繁複的文資審查與設計、修復過程,歷時3年完工,以1樓為鋼筋混凝土構造,2、3樓為木構造,盡力復原整煤廠的舊時風貌。材料大量使用了日據時代所遺留檜木與杉木舊木料,由大木匠師挑選可用舊木料並與新木料結合,運用精湛的手藝與現代工法融合,才能順利完成瑞三整煤廠的修復,民眾在參觀整煤廠時,能夠欣賞整棟建築物木結構接合匠藝技術,彷彿重新看見當時礦業興盛的風華年代。

許家源主任(民眾黨)介紹 : 猴硐地區除了具有礦業的悠久歷史,還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世界十大保育植物之一的「鐘萼木」,貓村棲息的貓因長期與觀光遊客近距離接觸,多半已不怕生,更有些貓會主動與人撒嬌接觸。瑞三整煤廠豐富的內涵,歡迎大家來感受猴硐文化及歷史魅力。 

民眾經過瑞三整煤廠參觀後可透過小遊戲加深對煤礦文史了解(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整煤廠內部空間所設置猴硐瑞三礦業文史展覽,是彙整及爬梳當地礦工耆老在地故事、歷史文件、礦工文物及整煤廠選洗煤礦生產流程等資料,以敘述故事的手法展現過往礦業生活的珍貴回憶,讓民眾從微觀到宏觀的轉換,一窺當時礦業及礦工們生活的真實樣貌。在1樓的「產煤裕國」展區,以瑞三礦業大事記娓娓道出猴硐地區煤礦文史軌跡,在炭空語錄的多媒體互動區中民眾可用手撥開堆疊的煤礦影像後,展示出礦工在工作與生活中的日常對話,對話中隱藏著礦工們用生命打磨出的智慧與價值觀,值得細細品味;在「炭空」展區,民眾可隨著展示文物及展件介紹文字中,了解到礦業工作包含工項分工、每日上工的標準配備、坑道內的通風系統設定、救護隊的成立及安全教育訓練等,都帶領民眾一步一步感受礦工們在艱苦環境中不屈的精神。

從空中俯瞰瑞三整煤廠,新舊完美結合的建築物,展示猴硐礦業文史(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走上2樓的「產煤脈絡」展區則可看見以多媒體動畫播映瑞三整煤廠選洗煤礦的流程,由動畫展現整煤廠運用不同機械設備,像是JIG水洗式洗煤機、巴姆洗煤機等來反覆選洗出不同級別煤礦,以提供火力發電廠發電或火車動力來源使用,而在2樓展區尾端放映由瑞三整煤廠王國緯前廠長緩緩道出長達20幾年的煤礦人生與近代煤礦工業發展實證,帶領民眾一同重溫瑞三整煤廠過往輝煌時光。瑞三整煤廠展覽場域內除了文物展出外,也導入各種多媒體展示及科技聲光互動遊戲區,讓觀展民眾更深入認識瑞三整煤廠豐富的煤礦文化內涵。

留言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