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景點⎮南科考古館。全臺首座考古秘室,美拍時空廊道之美!森林迷宮X海洋劇場,還有穿越時空蔦松家族,可愛呆萌好好拍!

 

▌台南景點⎟南科考古館。森林迷宮X海洋劇場X蔦松家族⎟台南一日遊

台南科學園區,除了到處都是台積電的廠房之外,好玩的東西很多。

除了之前介紹過的樹谷生活科學館樹谷農場之外,去年南科考古館也開幕了。

親子家庭在台南科學園區就能玩上一整天,若加上附近景點,會有個二天一夜非常美妙的行程。

「南科考古館」隸屬於「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管理,沒錯,就是那個在「台東」的史前博物館。

你大概已經被弄糊塗了,什麼是「史前博物館」,為什麼台東一個,台南又一個?

原來,這二個地方都曾出現過史前文物,所以採取「就地保存」的方式。

一般的博物館搜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珍奇異寶,讓你在一個地方欣賞不同地區與時間的東西。

像是「故宮」、「奇美」、「美術館」之類的都是。

而「就地保存」式的,是要觀眾在現場體會時間的深邃。

所謂的「史前」,就是沒有文字記載的年代。

因為在台東與台南都發現史前時代的文物,所以二個地方就都有「現地保存」式的史前博物館。

另外,台南左鎮化石園區,也是相同的道理,只是管理的層級不一樣。

 

 

 

1.台南奇美博物館
2.安平德陽艦X變形金鋼
3.安平運河遊船
4.樹谷農場
5.左鎮化石博物館
6.烏樹林糖廠
7.台江公園四草綠色隧道
8.水道博物館


 

 

如何前往南科考古館。交通資訊分享

 

地址 台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10號(Google地圖)
電話 06-505 0905
網址 官網粉絲團                                                                                                                                                 

●國道1號南下,由安定交流道下,約10-15分抵達
●國道1號北上,經國道8號往新市,下新市交流道,約10分鐘抵達

 

南科考古館

購票連結:

 

 

南科考古館⎮門票資訊及兒童廳場次時間

◉全票:80元

◉價待票:50元(6-12歲,持學生証)

◉免票:未滿6歲、65歲以上、身障者及陪同人士、持志願服務榮譽卡免費入館

 

兒童廳場次兒童廳線上預約

場次|(免費入場)

第一場 09:30-10:10

第二場 10:30-11:10

第三場 11:30-12:10

第四場 13:00-13:40

第五場 14:00-14:40

第六場 15:00-15:40

第七場 16:00-16:40

 
  

南科考古館⎮ 現地保存的史前博物館

 

「南科考古館」的建物設計非常特別,我覺得建築本身比展物的參觀性更高。

從地下室的停車場走上來,你會先遇到這個裝置藝術。

「當史前人遇上未來人」,(當然還有身為現代人的你)。

遇到未知,我想所有人類的第一反應都是「防禦」甚至「攻擊」。

但藉由參觀考古館,也才能了解彼此之間的差異,進而相互了解。

  

穿越時空蔦松家族,可愛呆萌好好拍!

 

  

尚未入館,你就會遇上「蔦松家族」。(網路上狂傳啊)

我本來還以為這是哪裡來的日本吉祥物,因為無論名字與長相都很有東洋味。

沒想到,這是台灣在地藝術家李明道,將南科出土的蔦松文化人面陶塑的現代版。

不知為什麼,我會聯想到大阪萬國博覽會的「太陽之塔」......

「南科考古館」入館的方式也很特別,讓你走入一連串的金屬方格。

拍到都有點懷疑到底身在何處了

 

 

「南科考古館」入館後要一路搭手扶梯往上,從最高處參觀下來,這也是設計上的巧思。

因為考古就是要「往下挖」,隨著一層層揭開秘密,才能找出與當下的連結。

 
    

南科考古館⎮常設展,五千年珍貴古物,人面陶偶及貝刀

 

 

一進來就蠻「現代」感的。

用了360度的投影方式,坐上時光機看數千、數萬年前你所站的地方是什麼樣子。

不過老實說,裡面的展品有點深奧。

台南科學園區開發當初,就發現地下有很多史前文物,這些應該都是按照發現的地點擺放的。

歷時十多年的開挖與保存,共挖出五百多萬件文物,數量非常多。

館內很多當時生活方式的蠟像,做得還不錯喔。

展區不小,讓人想忘也忘不掉的就是這裡。

因為很多巨骨骸就這麼躺在這裡啊,蠻多的。

當然,這些是研究人體結構、喪葬儀式的重要根據。不過就這麼放在這,有點嚇一跳。

 

翻到這則中視新聞,原來南科出土的古還有好幾千具。目前展出的都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幾年前很多電視台都做了些報導,請花點時間回味一下。

我在參觀南科考古館的當下並沒有認知到「這地方很厲害啊」!!倒是看了這些影片才恍然大悟。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這裡,因為這塊土地上時間前後的不同,有不同的人種。

而且試圖將出土的頭骨,復原成現代人的模樣。


  

 

剛剛提到出土的文物有五百多萬件,而且更難得的是,南科的出土文物不只有一個年代。

而是在同一層裡往下挖,有時會發現不同年代的文物在同一個地點。

也就是某個文化層消失之後,大自然將它埋了起來,然後下一個文化的人又來了。

這種「垂直分佈」讓南科的考古非常不一樣。

最早的大坌坑文化。約距今四五千年。

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展示的就是著名的大坌坑文化,「大坌坑」一詞也是來自於八里的地名。

大坌坑文化不僅限於新北八里,台灣各地甚至是大陸也都有類似文化。

大湖文化,這我倒是第一次聽過。

不過這位三千年前的帥哥,長得還真有型。木村拓哉十年後會不會變這樣啊。

蔦松文化人,也就是比鄭成功來台灣再早一百多年就生活在此的人。

南科考古館前方的「蔦松家族」,就是利用這個文化時代的陶土人像而做成的。

 

(有人跟我一樣,會聯想到電影這個機器人嗎??)

  

 
   

南科考古館⎮最熱門兒童廳,森林迷宮、互動遊戲還有海洋劇場

 

若您帶小朋友去,千萬別錯過了兒童展廳。(時段制,要脫鞋)

這雖然是「展廳」,但比較像遊戲室。藉由聲光與遊戲,將考古的元素放進去。

 

不過,應該沒有人在乎有什麼考古元素吧。

就是一個還不錯的遊戲室。

其實它很希望介紹,史前人類的如何用自然資源,像是火、石頭之類的。

只是理念歸理念,有沒有傳達出來就是另一回事了。

裡面還有一個「小劇場」,我看別人的網誌說是「海洋劇場」,但我們看到的是不一樣的。

避免資訊矛盾,就不詳述了。  

不過這個兒童展間非常乾淨就是了,很推喔。

 出口處有紙箱王可以逛一下。

 

 

 

回來以後我仔細地想了一想,這個地方的教育意義很不錯。

教育了什麼??

我想,它告訴了我們這塊土地上有許多種「台灣人's」曾經生活過,而我們是最晚的一批。

但我認為把這些地底下的各種文化層當成「我們的先民」就不大對了,因為文化上並無直接相連。

台灣這二十年來似乎拼命在找這塊土地上的歷史,希望它愈久愈好,或者說希望離「中國」愈遠越好,

找尋這塊土地曾經出現的多樣性,很好。

 

  

 

 
  

 

 

 

 

 

創作者介紹
捲捲頭

捲捲頭 Wonderful 品味。生活

相關商家

南科考古館

台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10號
4.57
環境設備
4.64
服務
4.64
交通便利
3.93
CP值
4.64
留言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