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站】『台北四七名人宴』重現失傳70年 民國黑官膳 黑嚕嚕卻養生又好吃 期間限定 民初舌尖上的名人美食

 

穿越劇,正流行!

不管是古裝的「步步驚心」,或是現代的「1989一念間」,但這些都是螢幕上的人生,我們看看就好。

而在台北四七名人宴上演的失傳70年民國黑官膳,卻是真實人生當中的穿越劇!

可以實際吃到70年前失傳的食物,透過味蕾和民初的年代相遇,這樣的機會真的很難得!

錯過了,也許,要再等上70年?!

【邀約】

 

 

 

 

▲而且,我覺得最棒的,不只是美食忠實呈現味道,而是連周邊環境也都營造出當時的氛圍,

像真人古箏演奏、打字機、古董椅、黃包車、貴氣的擺飾等等…

 

 

 

▲入門處的屏風區,更以大型華麗的花藝粧點出奢華。

 

 

 

▲期間限定的「民國名人宴」,是大八餐飲集團請到星洲廚界教父 黃清標南京至尊廚王 游海

師徒聯手來獻藝,到微風信義的「台北47名人宴」客座,自5/10起至5月底止,

兩位大廚照著典故與考據,聯手演繹蔣介石蔣宋美齡張大千張愛玲等名人喜歡的菜餚,

讓食客們從這些菜式中咀嚼歷史、品味風流。

 

 

 

▲當天兩大名廚現場示範廚藝,這四名壯漢才能搬動的巨型玉鼎以乾冰效果展示,視覺效果十足!

師傅說其實上菜時,還是以小型玉鼎比較方便啦。

 

 

 

師徒聯手示範邵力菊花魚球,對於油溫和油炸時間的掌控,就是以這樣的畫面,告訴我們傳承的意義!

 

 

 

邵力子菊花魚球

邵力子末舉人,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早年留學日本期間,即加入同盟會。

他特別喜愛吃糖醋魚,所以這次主廚特以糖醋口味來表現,這道菜展現的是主廚的刀功與火侯,

讓魚肉呈現如菊花般的外型,達成美的饗宴。

先在魚肉片上切劃,再用筷子將魚肉捲起,沾上麵粉,入油鍋炸,炸時不斷將筷子上下晃動,

好讓切劃的魚肉片伸展成菊花狀再淋上糖醋醬汁。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美食以時裝走秀的方式呈現!

當音樂一下,我的雞皮疙瘩也跟著跑出來…

考究的時代背景和服裝,再加上具有歷史意義的名菜,失傳70年,民初黑官膳居然出現在眼前?!

在二、三十年代,南京的黑官膳在達官貴人中非常流行。以烏飯樹葉做天然染料讓食物上色,成為「黑菜」,

不放人工調味品,靠的是燒、燉、煮的功夫。

 

 

  

南燭樹汁烏皮鴿

烏飯樹在南京叫「南燭」,也叫「青精樹」。

它的汁帶有特殊的清香,以養殖17-18天的小乳鴿,清理乾淨後,浸泡烏樹汁10小時,

蒸五分鐘定色,再入鹵水滷五分鐘,吹乾水後炸熟。

這道我沒有吃到,還有其他名人光環加持的菜餚,像張愛玲張大千袁世凱等人的最愛…

都非常吸引人,但我也都沒吃到,欲知味道如何?絕對要親洽台北四七名人宴

(以下歷史典故亦參考二毛作家著作的「民國吃家」一書介紹)

  

 

 

張愛玲粉蒸肉

張愛玲在「心經」一書裡曾形容:「上海的女人像粉蒸肉,廣東女人像糖醋排骨」。

這以三層肉厚切,拌入醬油、糖、紹興酒、豆瓣醬調製的醬汁裡,裹上糯米、在來米乾炒後磨碎的米粉,

並加入五香粉與辣椒調味,以新鮮荷葉包覆,蒸至肉質腴爛,讓米粉吸收肉的油膩,

又讓粉蒸肉添加了荷葉的清新淡雅香氣。

難怪,張愛玲會特愛「那一口」粉蒸肉!

 

 

  

袁世凱八寶鴨方

袁世凱算是民國吃家的第一人,好吃清宮菜,尤其喜愛吃鴨,歷史記載他喜愛吃「清燉肥鴨」,

這道菜改良自慈禧鍾愛的「糯米八寶鴨子」,結合八寶鴨的做法,

在鴨肚內鑲入糯米、火腿、酒、薑汁、香菌、大頭菜、筍丁等,然後隔水蒸,

相信一筷子下去,就會聞到香氣撲鼻而來。

 

 

  

少帥紅燒黑豬肉

清末民初之際,家有良廚是一個人的身份顯赫象徵!

張學良因緣際會之下,吃到這道口味偏甜的紅燒肉,讓他愛不釋口。

油亮的色澤,收汁至透亮,光看就讓人口水直流,好想喊出:老闆快來三碗白飯!

 

 

 

蔣總裁獅子頭

蔣介石的日常飲食非常講究,這道獅子頭當然不可等閒視之!

選用肥瘦各半的去皮五花肉,手工剁碎增加肉質彈性,加入鹽、蝦子、瑤柱絲先蒸成型,

再放入以豬皮+豬骨熬製的高湯中燉煮入味,最後以蔣公最愛的食材之一蛤蜊,使獅子頭在清澈的湯頭中,更添鮮甜。

 

 

 

  

▲另一重點菜色-譚府家宴

譚延闓是中華民國第一任行政院長,也是民初書法四大家,是當時最為知名的美食家,堪稱民國第一吃家。

第一次造訪台北四七名人宴時,有幸享用過幾道,其美味程度,直教人念念不忘!

詳如:『台北47名人宴』星洲廚界教父50年功力 再現精製中菜 百年譚府名宴百萬夜景 近距離看101

 

 

  

譚府粽香骨

這是黃清標師傅以五十年中菜功力、融會貫通後改良的一道經典菜。

將馳名遠近的無錫排骨,偷樑換柱改成中菜西吃的方法,用刀叉輕輕一掰,整根骨頭完整呈現,

非常方便享用,當然足見火候的深厚。

 

 

 

畏公芽心

這像天鵝的擺盤,超吸睛!豐厚的羽翼居然就是平實的大白菜心,做成這樣一道美麗的大菜。

費時耗工,煨煮出鮮嫩的大白菜芽心的鮮味,真的超用心!

關鍵當然就是以澄黃的黃燜湯賦味,湯鮮,芽心甜嫩,吃起來非常清甜無負擔!

 

 

 

祖庵排翅

祖庵大排講究的是魚翅必須同時與上好的鮮料,同鍋煨煮的精工。

黃清標師傅則更上層樓,除遵古法煨煮外,並另起一鍋,以雞、全鴨、雞腳、瘦肉等,

一同入鍋熬煮六個小時的黃燜湯,耗工費時,只為專心熬得恰到好處的鮮香膠黏,

用以襯托魚翅,使其呈現最完美的香氣和鮮甜感。

 

 

  

▲以下菜色是當天我們在現場享用的

共和前菜

 

  

南京鹹水鴨

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鹽水鴨,是南京有名的特產。

其特色為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鮮嫩味美,略帶鹹味卻完全不會死鹹,單吃也很OK。

 

 

  

大千六一絲

知名畫家張大千先生,61歲到日本開畫展,東京四川名廚特以六素一葷製作此菜,為其慶生,寓意六星拱月

這道菜色系清新多彩,讓人賞心悅目,口感青脆爽口,完全保有食材原汁原味,

甚得張大千歡心,並達到味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

吃起來完全無負擔,我也好愛!

 

 

 

花椒茼蒿筍絲

清爽細緻的口感,一入口,淡淡的花椒氣撲鼻而來,瞬間讓我感覺到餓…

 

 

 

五香醬牛肉 

完全滷煮入味,軟嫩適中,連筋都很好咬,吃起來香氣十足!

 

 

蔗糖燻魚塊 

瞧瞧,白色箭頭處!蔗糖滴落的藕斷絲連…

二次炸的酥脆,在入口瞬間就可以感受到它的不同,帶點燻過的香甜,真的超美味!

 

 

 

 

醬醃脆蘿蔔

這麼美的花朵,居然是醃漬的脆蘿蔔!適中的厚薄,可以吃出蘿蔔的爽脆清甜。

只要用心,小兵也能立大功,在這道小菜當中,印證這樣的真理。

 

 

 

 

湯-珍菌燉芙蓉雞

這是一道原汁化原食的湯品!看似清淡的雞高湯,裡面有著珍奇的羊肚菌和竹笙,

再加入細緻的雞茸混合蛋白做成的丸子,裡面還包有內餡,喝起來完全無負擔!

 

 

  

民初黑官膳-美齡粽香賽熊掌

這道黑嚕嚕的美齡粽香賽熊掌,其實是蔣宋美齡女士的最愛!

豐富的膠質,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黑色豬爪貌似熊掌,故名為「賽熊掌」。

以豬前腿,浸泡烏樹汁15小時後,蒸15分鐘,需經水洗、燒毛、刮皮等工序,再蒸五分鐘定色,

後以特製白滷水(放入蒜頭、草果、當歸等共20多種香料)滷製四小時。

黑得發亮的外觀,真的是此生首見,這道我有實際吃到,外皮的膠質超豐厚,口感Q彈,蹄筋完全軟嫩,

吃起來不會有怪味道,就是淡淡的香料香氣,

光想到夫人年歲雖高,卻保有水嫩肌膚的畫面,我相信這道賽熊掌肯定是功臣之一。

 

 

 

 

草袋烏香飯

南京人都知道『四月初八吃烏飯』,是因為那天正是佛祖的誕生日,吃烏飯有阿彌陀佛,佛祖放在心間的寓意!

正宗烏飯,是以烏飯樹的葉子搗爛了浸泡糯米,再經過蒸的工序。

主廚以泰國香糯米浸泡烏樹汁,僅加鹽調味,然後蒸熟,佐以香腸提味、香菜添色。

草袋其實就是藺草,黃清標主廚教我們,要吃之前要稍稍揉合一下,再倒出食用,

這個動作,讓藺草的香氣完全沾附在烏飯上面,這是我第一次吃到烏樹汁特有的清香,

但藺草的香氣比較強烈,似乎更搶戲呢。

香腸非常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而且是帶有古早味的香腸,吃起來酒香味濃,

這樣一口實在略嫌不過癮,好想再多吃一點說。

 

 

 

  

名人品味系列-張大千陳皮煨牛尾

張大千四川內江人,母親非常會做菜,父親也很懂吃,耳濡目染之下,為他成為美食家奠定深厚基礎。

在他眼中,真正的廚師和畫家一樣,都是藝術家!

這道他喜歡吃的陳皮煨牛尾,將牛尾燒過後炸,深琥珀色澤,說明它的火候和入味程度,

相信亦能達到牛尾入口即化的效果。

 

 

  

蔣介石芋香栗燒雞

這道菜色裡面的三大主角:燒雞、芋頭、栗子品質都很好,

完全燉煮至你的味道裡有我,我的味道裡有你的那般你儂我儂,肉香、芋頭香、栗子香,

讓我再度好想喊出:老闆快來三碗白飯!這湯汁我一丁點都不想浪費!

 

 

  

王世襄雞汁扒雞菌

王世襄被稱為當代京城著名的學者型烹壇聖手。

他興趣廣泛,喜愛古詩詞,鑽研音樂、繪畫、傢俱、竹刻等各個領域。善烹飪,

由其喜愛吃菇菌養生料理。

這道雞汁扒雞菌以上海菜做法呈現,以靈芝菇、鳳尾菌等新鮮菇菌,先煎再以雞湯燜,上桌前以雞湯上勾芡。

吃起來滑順清爽,完全符合現在人的飲食習慣!

 

 

 

  

譚祖庵豆腐魚腦

豆腐先慢蒸8-10小時,達到狀似海綿般效果,然後沖水去除豆腐味,再以雞湯燉至豆腐軟嫩,

再以濃縮的高湯,跟大頭鰱魚腦髓與豆腐一起燜,是極其費工的手工菜,

當豆腐吸附滿滿的高湯時,等於同時享用山珍海味般的美味。

而要取出大頭鰱魚腦髓,更是需要非常繁複的工序,可能有小魚刺隱身其中,食用時要多加留意。

 

 

 

美點雙輝-蘿蔔絲酥餅/青糰子

蘿蔔絲酥餅酥脆多層次的外皮不是來自豬油而是鴨油

裡面包覆滿滿的蘿蔔絲吃起來帶有蘿蔔絲的香氣和淡淡白胡椒香氣中規中矩卻是雋永的好滋味!

 

 

青糰子

青糰子很像是台灣的草仔粿,特別的是這樣翠綠的綠,是來自菠菜的天然色澤,吃起來非常清甜,

更不像草仔粿會吃到纖維的礙口。

裡面包上紅豆餡,恰到好處的甜度,會讓人一口接一口,當成一餐的甜點,絕對會是最完美的結尾!

 

 

  

  

▲「台北四十七名人宴」以絕佳地點,樓下就是捷運站的便利交通、大面玻璃牆面的絕佳視野,是欣賞101美景最近距離!

手工精製的式菜餚,融合菜、餚、味等中國八大菜色,

以及主廚在星洲推出的新馬風味佳餚,無論是空中婚禮派對或是隆重的婚禮宴客,尊榮享受,絕對讓賓主盡歡! 

期間限定的民初名人宴,忠實演繹民國初年,舌尖上的名人美食,錯過了?可能必需再等70年!

 

 

  

▲民初名人宴

單點菜色 $120+10%起(多達50道菜色)

共和套餐四款 每客$1080+10%起

詳細Menu:http://www.taipei47.com/

 

 

『台北四七名人宴』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68號47F (微風信義館47F天際薈)

專線:(02)8786-3177

官網:www.taipei47.com

粉絲頁:台北四七名人宴

交通:捷運市政府站3號出口旁,可直接進入微風信義館

營業時間:11:00-22:00

  

 

   

 

 

歡迎點入下圖 加入我的粉絲團 

現在經常會有抽獎好康 

   

【市政府站】『台北四七名人宴』重現失傳70年 民國黑官膳 黑嚕嚕卻養生又好吃 期間限定 民初舌尖上的名人美食 台北四七名人宴, 期間限定, 民初舌尖上的名人美食, 失傳70年重現民國黑官膳, 市政府站 美食, 蔣宋美齡, 賽熊掌, 黑菜, 張愛玲, 荷香粉蒸肉, 上海女人像粉蒸肉, 南燭樹汁烏皮鴿, 星洲廚界教父黃清標, 步步驚心, 1989一念間, 南京至尊廚王 游海, 民國吃家
相關商家

台北四七(Taipei47)名人宴(已歇業)

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68號47樓
4.16
美味度
4.12
服務品質
4.42
裝潢氣氛
4.62
CP值
3.90
留言
0 則留言